晉城皇城相府

晉城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景區位於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這裡枕山臨水,依山而築,城牆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古代建築群。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歷任吏、戶、刑、工四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大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清代名相陳廷敬的府邸。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皇城相府景區位於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這裡枕山臨水,依山而築,城牆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古代建築群

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歷任吏、戶、刑、工四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大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清代名相陳廷敬的府邸。

皇城相府景區遊覽面積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歷任吏、戶、刑、工四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大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清代名相陳廷敬的府邸。。其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

外城完工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後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講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賜的“午亭山村”匾額及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至今保存完好。

御書樓金碧輝煌,河山樓雄奇險峻,中道莊巍峨壯觀,斗築居府院連綿,藏兵洞奇妙無窮,南書院曲徑通幽,西花園風景別致,紫芸阡御碑林立。縱觀相府景區,歷史人文底蘊厚重,造型獨特,氣象萬千。

明清兩代,陳氏一共出現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康熙皇帝對陳廷敬有“房姚比雅韻,李杜並詩豪”的評價。乾隆皇帝親書“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楹聯,對陳廷敬及陳氏家族予以褒獎。

全國政協委員、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副主任鄭孝燮、中國文物協會理事兼山西文物局總工程師柴澤俊稱皇城相府規模宏大,保存完好,實屬罕見,是集官宦府第、文人故居與地方民居為一體的民清建築群,是中國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建築群分內城、外城兩部份,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內城始建於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為明代建築風格。尤其是七層百尺河山樓及附屬建築107間藏兵洞,是明代建築中的 珍品,也顯示出古老古堡風格。

整個皇城相府的建築特徵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古樸莊嚴、渾厚堅固。在河山樓內還有井、碾、磨,並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護城保莊、抵禦外侵。

皇城相府的禮制建築,也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豐厚而值得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外城城門外有高達8米的御書樓,康熙帝御賜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額及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至今保存完好。外城內有大小石牌坊兩座,銘刻著“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時,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陳廷敬病重期間和病故後親賜的御碑,表達了康熙對陳庭敬的敬重,是對陳廷敬生榮死貴的最好記錄。這裡,御碑之多、御書之富、保留之完整,為國內少見。

專家介紹,整座建築反映了明末社會狀態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陳家從陳廷敬的祖父起興盛五代,敗落後,故居陸續住進了1000多戶村民。自1998年5月以來,當地政府將村民遷出,並籌資2000萬元對建築群進行了修繕。同時,有關部門根據史書記載恢復了一些已經坍塌毀壞的建築,並對環境進行了整治。皇城村已先後成功地舉辦了“名相陳廷敬暨皇城古建學研討會”、“皇城相府首屆文化藝術旅遊節”。

最具特色的建築物是取“河山為囿”之意的河山樓,據說是為抵禦流寇侵擾所建,整體為磚石結構,沒有方木,同時能容納千餘人避難。如此大規模的民用軍事防禦堡壘,一般人很難想像,即使今天看來,河山樓的設計也非常科學合理。它三層以上才設有窗戶,進入堡壘的石門高懸於兩層之上,通過吊橋與地面相通。為了便於探知敵情,河山樓樓頂不僅建有垛口和堞樓,而且還專辟有利於轉移逃生的秘密地道。為了對付可能出現的長期圍困,河山樓內還備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設施,儲有充足的糧食。

備註:上世紀末,皇城相府後人、隱居蜀中的陳光美病逝於四川樂山,其晚年嘔心瀝血培養的孫子陳恩田不負先輩遺訓,在國學領域成果非凡.當代名作《大中華賦》、《中南海記》、《清字文》、《樂亭序》、《新重慶賦》等均為其原創,目前出任全球最大的經濟學社--澳大利亞ISTS(國際七三學社)第一屆委員會主席,陳廷敬家族再次受到海內外矚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