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與藝術:關於清末與民國海派藝術的社會學詮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3月1日)
叢書名: 南山博文
平裝: 19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10836676, 9787810836678
條形碼: 9787810836678
尺寸: 25.6 x 16.4 x 1.6 cm
重量: 358 g

作者簡介

梁超,生於1976年。中國美術學院史論系博士,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史和美學。主要發表的論文有《政治風雲中的詩情畫意——何香凝和寒之友社》、《另闢奚徑——從〈支那上代書史〉來看日本近現代書法在理論和實踐上脫亞入歐思思潮的萌芽》、《〈千字文〉和玄元之諱》等。著作有《時代和藝術——關於清末與民國“海派”藝術的社會學詮釋》等。

內容簡介

時代與藝術:關於清末與民國"海派"藝術的社會學詮釋》主要內容:上海迎來了經濟發展的高潮時期,也必然給當地的文化事業之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綜合起來,近現代上海適宜於發展文化的優勢條件主要有以下三點:
1.資本主義社會的行事原則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封建制度對於文化發展的局限和制約,營造出一種特別適合文化發展的社會氛圍。
2.城市文化雅俗共賞的平實定位使文化探索不復象牙塔的舊觀,而在相當程度上代之以接近平民、接近市民的親和力,這種親和力的回報則是文化的更普及以及應對回饋的自身革新。
3.移民城市的特點使得文化的發展出現了層次複雜的複合性,這種複合的特質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各個地區性文化的異種並存。
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清末民國在海上藝壇粉墨登場的藝術家,浙江籍貫者占有總人數的六至七成。這就是說,探討海派藝術,從很大程度上說可以認為就是研究清末民國時期浙江畫家旅居上海的奮鬥和生存狀態。而事後總結海派藝術的若干重要特點,我們也不難看出,海派藝術的幾點關鍵特性似乎也相當符合浙江畫家、浙江人的性格和一貫的行事作風。綜合起來,這些鮮明的浙人特色不外乎如下幾點:
1.浙人畫風霸悍,下筆多濃墨蒼勁、富麗重彩,作品具有清晰可感的強烈視覺衝擊力。歷史上浙派藝術家有很多人是畫工待詔,他們的藝術創作在文人畫的清高眼光看來可能有落人俗套之嫌,然而“落入俗套”這四個字正好是在近現代海上社會得以左右逢源的不二法門。
2.浙人性格雄強,具有改變現狀、探索新領域的勇氣和百折不回的韌性。正是這種不甘於守成而積極進取的探索精神保證了藝術發展之樹的萬古長青。
3.文化史上的浙江歷來是文章錦繡之鄉,雖然僅就繪畫一門來看浙江可能不是中國文人畫的重要舞台,但是上升到整箇中國文人士大夫文化的層面上,浙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人湧現最為層出不窮之地區。豐富的文人文化底蘊滋養浙派繪畫,使它同時也能做到始終與高雅層次的欣賞要求相去不遠。
上海社會的發展為文化轉型的發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而上海社會的商業性原則對於文化發展的最大影回響當是,以“紳士服務”的全新視角為破產的知識分子重新融入社會提供了條件。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書畫的題跋、書畫內容的人文寓意,以及書畫作者當時的所作所為,完整地勾勒出了這幅作品誕生時的社會歷史環境、作者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以及這兩者通過特殊的機制在書畫上的融合。這只是一個一般程度的考證流程,對於一件作品的一切外在和內在環境的考證和認識無非是想說明,任何一件藝術品都脫離不了人的活動,任何一件藝術品在大文化史的發展長河中都是擁有自身定位和意義的。

目錄

總序 打造學院精英
緒論
第一章 近現代上海及浙江社會局面概述
第一節 近現代時期上海社會局面概述
第二節 近現代時期浙江政治經濟地位概述
小結
第二章 近現代上海及浙江藝術概述
第一節 近現代海上繪畫概述
第二節 浙江籍畫家及其藝術特點概述
第三節 近現代浙江繪畫與上海
小結
第三章 海派畫家的社會生活
第一節 浙江畫家對於近現代社會生活之參涉
第二節 浙江畫家對於近現代社會變革之言論和態度
第三節 藝術創作的土商合流原則
小結
第四章 海派畫家的經濟生活
第一節 新興經濟本位社會中知識分子的自我定位
第二節 上海畫家的經濟生活環境
小結
第五章 海派畫家的隱逸生活
第一節 海派畫家的隱逸生活
第二節 題材和寓意——藝術創作對於精神性的把握
附錄
一 清及民國浙江籍畫家名錄
二 歷代名山隱士名錄
三 舊上海街道馬路名稱中西文對照
四 參考書目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