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雞魚

星雞魚

星雞魚俗名:斷斑石鱸、雞仔魚體側扁,眼大。魚體銀灰色,背部顏色較深,胸鰭以上具排列規則的暗色斑點,分布於沿海及河口域的暖水性底層魚類,喜好棲息於岩礁區,為中小型食用魚類,肉質細密,為重要的經濟魚類。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名:星雞魚

星雞魚
星雞魚
英文名:PomadasysKAA
俗名:斷斑石鱸、雞仔魚、淡水鱸魚
分類:鱸形目

特徵

體側扁,眼大。魚體銀灰色,背部顏色較深,胸鰭以上具排列規則的暗色斑點,背鰭上也有斑點,尾鰭略凹,死後斑點變得不明顯。與銀雞魚(P.argenteus)相似,但後者的斑點較小且密集。
體長橢圓形,側扁,背面較窄,腹面寬平,腹緣在臀鰭處較為突起,體以背鰭起點處為最高,尾柄長而側扁。頭中大,吻鈍尖。眼中大,上側位,眼間隔寬平。口前位,微傾斜,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骨大部分被眶前骨所遮蓋,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前鰓蓋骨邊緣具發達的小鋸齒,鰓蓋骨向頭腹面折成一中央溝縫。體被中大弱櫛鱗,頭部除上下頜及吻部外,大部被鱗。背鰭及臀鰭基底均有低鱗鞘。側線與背緣平行,後端伸達尾鰭基部。背鰭中央的缺刻較深,背鰭以第4鰭棘[2]

習性

圖片
圖片
生活於1~75公尺海域,喜棲息在沙泥底質地區,屬廣鹽性魚類,幼魚常進入河口區活動。能以咽喉齒摩擦發聲,再藉由泳鰾加以放大。肉食性,以小魚及甲殼類為主。
星雞魚為沿海及河口域的暖水性底層魚類,喜好棲息於岩礁區,偶爾也會進入河川下游的淡水域中。肉食性中小型魚類。不好群游,大多分散活動。主要以小型魚類、蝦、蟹等為食物來源。

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北部及西部海域。海洋之岩礁及珊瑚礁區。
附記:
可食用魚。
形態特徵
棲所生態

深度

自潮間帶到水深80米均可見到本科魚類的蹤跡,小魚多半生活在淺水區,大魚則移往較深的水層生活。
圖片
圖片

經濟利用

為中小型食用魚類,肉質細密,為重要的經濟魚類。有些種類的體色隨不同成長時期而不同,所以也是水族箱裡的常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