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海燕

易海燕

易海燕:1973年8月出生,漢族,籍貫重慶,健美操國家健將 國家級裁判,,國家級健身指導員.。曾主持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青春時光》等體育健身節目。是中國著名的健美操運動健將,曾獲全國大學生健美操比賽獲混雙冠軍。目前是國家級健身操教練員培訓導師。易海燕:《物志》作為線上式瀏覽的新型網路雜誌,並非傳統雜誌的電子版或網站以傳統雜誌形式發布的內容。易海燕:這本雜誌是從南方新聞網新組建的新媒體事業部中產生的,應當說我們的團隊匯集了比較優秀的人才,文字和技術能力不可分的人才,大家有共同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熱情。

個人檔案

姓名:易海燕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73年8月

國籍:中國

籍貫:重慶

民族:漢族

身份:健身教練

基本內容

易海燕易海燕

易海燕健美操國家健將,國家級,裁判,國家級健身指導員.。曾主持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青春時光》等體育健身節目。著名健身操教練,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健美操專業。多次為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及各地方電視台拍攝形體操、健身操等健身節目。多次參加斯洛伐克國際體操聯合會,香港ASIAFIT、深圳國際健身協會ISAF舉辦的國際健身操教練培訓課程。是中國著名的健美操運動健將,曾獲全國大學生健美操比賽獲混雙冠軍。如今是國家級健身操教練員培訓導師。

運動背景

易海燕易海燕

94年全國大學生健美操比賽獲混雙冠軍、六人

亞軍。

95年全國健美操錦標賽獲混雙亞軍、六人冠軍、團體冠軍

95年全國健美操冠軍賽獲混雙亞軍

96年全國體院健美操聯賽獲混雙冠軍、六人亞軍

96年全國健美操錦標賽獲混雙亞軍

96年全國健身小姐大賽十佳

97年全國健身小姐大賽獲亞軍

行業資歷

健身講座健身講座

8年國家級健身操教練員培訓導師經歷

4年健身俱樂部經理工作經歷

FIGSportsAerobicsIntercontinentalCoaches`Course(FIG)

FitnessInstructorandPersonalTrainerCourse(FISAFANDAFAC)

AerobicInstructorCourse(FISAFANDAFAC)

ProfessionalFitnessTrainerCertification(AASFP)

AdvancedPersonalFitnessTrainerCertification(AASFP)

PilatesInstructorfoundationcertification(AASFP)

PilatesInstructorfoundationcertification(FISAF)

PilatesInstructorAdvancedcertification(FISAF)

國家級健身操指導員中國健美操協會

高級瑜伽教練員證書北京市健美協會

高級集體有氧健身操教練員證書北京市健美協會

個人興趣

騎馬、旅遊、美食

接受採訪

記者:為什麼命名為《物志》?它和消費主義的某些追求有關嗎?

易海燕易海燕

易海燕:《WOW!ZINE物志》(www.wowzine.cn)含義,“物”詮釋多元生活中物化的精神;英文“wowzine”,“物”也是“wow!”的諧音,表示看到它的第一眼發出的的驚呼聲。

《WOW!ZINE物志》的內容涵蓋生活熱點話題以及娛樂時尚等消費資訊,採用動畫效果模擬成類似書刊翻頁閱讀的表現形式向網民提供瀏覽,目前按月刊周期定期更新。

記者:《物志》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媒介形態?換句話說,你們在從事著怎樣的事業?你覺得,類似於“電子雜誌”或者“網路雜誌”或者“網路讀本”的稱謂能夠準確描繪你們要追求的那種媒介概念嗎?

易海燕:應該說,WOW!ZINE是網際網路用戶通過Web瀏覽器直接線上瀏覽方式提供圖文以及多媒體信息服務,其本質是一個多媒體信息網站。

“網路雜誌”甚至可以摒棄“雜誌”的概念,為用戶提供一種具有網際網路特性的、精煉的、有價值的信息服務。它通過線上開放式的形式和各種互動套用來強調用戶體驗,讀者可以通過互動閱讀、線上評論、互動遊戲等行為積極參與其中。

記者:到目前,你們已經作了十多期,你認為就已經出版的這些,是否完全實現了當初的設計?

易海燕:它的每個階段都會有各種不同的目標,需要一步一步走。比如,在物志初期的讀者訪問量上,我們給自己定下6個月達到200萬讀者的目標,結果我們在2006年的1月就實現了。可以說,我們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近了。

記者:就已經實現的這些以及你們的理想,你覺得《物志》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或者兩者的比例是怎樣的?

易海燕:《物志》作為線上式瀏覽的新型網路雜誌,並非傳統雜誌的電子版或網站以傳統雜誌形式發布的內容。它可以帶給讀者更強的用戶體驗,它是以flash技術為基礎,集Flash動畫、音頻、視頻甚至3D特效等各種效果於一體,令內容更豐富生動,能與讀者實時互動。它不是以存儲在磁、光、電介質上或者印刷在紙張上進行發行,也不是以群發電子郵件方式進行發行。上面已經說過,它的本質是一個多媒體的網路網站。

比如,《物志》裡面的互動性元素就使它和傳統媒體區別開來,也使讀者清楚地知道不是在看一本傳統雜誌或者一檔電視節目。

記者:能介紹一下你們的工作團隊和工作流程嗎?以及團隊和流程上的嶄新面目?

易海燕:這本雜誌是從南方新聞網新組建的新媒體事業部中產生的,應當說我們的團隊匯集了比較優秀的人才,文字和技術能力不可分的人才,大家有共同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熱情。我們的矛盾是GG很多,MM太少。

記者:傳統媒介意義上的採訪、編輯、版式以及發行等概念在《物志》中還存在嗎?或者說,有了怎樣的改變和革新?

易海燕:其實這是一個價值回歸的問題,我始終認為網路雜誌的價值要回歸到媒體上,它始終是一個媒體。當然,它會有新媒體的特點和優勢。

記者:上次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請來國內一些傳播學者作講座,記得當時南大的杜駿飛認為你們每月一期的出版周期相對於電子刊物來說過於緩慢,你怎樣看待這種“指責”?

易海燕:首先是高興,說明一些傳播研究的專家學者在關注《物志》,研究《物志》。

其次,我在當時的講座中,也請教杜教授,是不是一個網路媒體就必須具備網路的一切特點呢?海量、互動、即時性等等一定需要同時具備嗎?比如,如果一些專業網站內容搜尋做到最好,未必會同時具有互動功能;把時效做到最好,未必內容的深度會做到最好。

當然,我們會在適當的時候,根據條件和需求對《物志》的周期做一些調整。

記者:您在執行《物志》的過程中,至今都遇到怎樣的困難和壓力?

易海燕: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社委、南方網總裁歐陽農躍,今年5月在北京的網路雜誌高峰論壇上說過這樣的話 :“《物志》推出以後,在全國引起了轟動,有人說要革平面雜誌的命,說我比較喜歡唱高調。參加這個會議,我覺得過去我的調子還不夠高。為什麼?因為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是國內一家頗具影響力的媒體,《物志》是由主流報業投資集團舉辦的網路雜誌。”

這是我們的壓力也是我們的動力。

記者:南方網甚至集團對你們有盈利方面的要求嗎?或者說,你們自己計畫中要在什麼階段實現盈利?盈利對你們很重要嗎?

易海燕:歐陽農躍總裁提出“網路雜誌的春天已經來了”,接下來南方網會加大投入,向不同需求的網民提供更豐富多元的資訊內容。我們希望把它作為一個媒體來運作,如何贏利是所有媒體都要面對的問題。怎樣贏利、如何贏利,要看媒體自身的特點和策劃能力。《物志》會結合無線增值、電子商務等多種網路盈利模式來運營。

記者:在客群方面,《物志》有預設的理想讀者群嗎?大致來說,他們是些具有怎樣社會特徵的人群呢?

易海燕:《物志》目標人群是年齡介乎25至35歲的城市主力消費人群。他們是新生活的倡導和消費者,能接受新的生活觀念和生活理想,他們獨立自信,用聰明的頭腦和健康的身體感知時代的嬗變,充滿解答未知和消解未知的欲望。

《物志》會不斷提升雜誌內容,注入各種網路元素,致力探索更多的表現形式。藉以培養客群定期的閱讀習慣,發展一批固定的客群,發掘具消費力的注意力資源。

記者:一份傳統意義上的雜誌,比如說《南方人物周刊》,會從發行量等數據上清楚地了解雜誌的推廣以及市場的接受度,在這方面你們以什麼作為標準,瀏覽量、點擊量或者別的什麼?

易海燕:《物志》繼承了一般網路媒體能統計網友瀏覽各類數據的優勢,同時還有更貼心的延伸。比如,可以實時統計讀者群的各種數據以及雜誌發行數據,包括一定時期內的訪問人次、頁面瀏覽量、獨立IP訪問量等。同時,《物志》的後台數據中心可以將讀者的一舉一動吸納並存儲。通過對讀者參與的互動進行處理及記錄,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分析出讀者的閱讀習慣、對內容喜好的取向等等。

記者:能介紹一下你們的市場推廣行動嗎?比如形象廣告之類的?

易海燕 :行內知道的很多,專業媒體刊物的推介也影響很大,甚至有一些媒體投資者也來關注。但我更希望的是在網上、網民中的影響,或者說,他們關注、喜歡才是我們的目標。

記者:回到內容上來,《物志》每期都設立了讀者調查問卷,就欄目內容進行徵詢意見。讀者的反饋積極嗎?讀者的反饋對於你們的內容策劃和欄目設定有怎樣的影響?

易海燕 :每一期我們都會獲得大量的讀者反饋。數量和內容之多出乎我們的意料,其中有很好的建議和意見。比如,有很多讀者提出增加一些背景音樂,那么後來經過研究討論,我們採納了這個建議,從第9期開始增加了背景音樂。

與傳統媒介相比,網路媒介對讀者做出反應的幾率要高得多。通過雜誌所提供的互動功能,讀者可以向編輯反饋,而編輯更能通過後台系統及時收到並根據合理的建議進行改進,消除與讀者之間的隔膜,實現媒體與讀者的聯動。同時,這說明網路媒介有可能改寫新聞信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但我們仍然很難判斷這種潛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記者:我注意到讀者可以對《物志》的每篇報導留言,發表看法,這種即時的互動是傳統媒介所不具備的,《物志》由此獲得了什麼?這樣的設計初衷是什麼?

易海燕:你說到的是讀者互動體驗的一種。我一直認為,網路雜誌突出的不僅是純內容或者純技術,還有“參與”和“互動”。

目前,很多人把互動調查或者移動滑鼠作為重要的互動式案例,我認為那只是非常簡單的東西。在互動體驗方面我們一直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說《物志》每一期的熱點專題中都引入“塗鴉牆”的創意板塊。像螢幕上展示的那樣,有Web2.0的概念,讀者可以在“塗鴉牆”上填寫留言,留下跟主題相關的關鍵字,其他讀者則可以點擊留言,在打開的對話框中留下自己的支持和補充提問,支持的讀者越多,關鍵字顯示的尺寸越大。

健身大師易海燕健身大師易海燕

2005年12月,網路雜誌《物志》第五期首創推出體驗式網路情景劇《麥琪的禮物》。讀者打開《物志》頁面即被引入夢幻式的情境中,讀者更可進入角色改編網路劇的演繹方式,通過對不同的故事情節的選擇,線上參與完成整部情景劇。此劇以“禮物”為主題,將跌宕的劇情和神秘的塔羅牌等元素相結合,在讀者的參與下才能繼續發展劇情。讀者根據不同的選擇可以得到多達22種不同結局的內容體驗,充分體現出網路雜誌互動性強、圖文生動、多媒體結合等特點,是互動性表現的創新之舉,也是雜誌互動的先行者。

記者:相信你們一直在調整和最佳化辦刊的具體做法,那么下一步來講,《物志》還有哪些嶄新的規劃和調整呢?比如說,出版周期會縮短嗎?

易海燕:8月份物志一周年的時候,會在內容和形式上有一個新的改版。至於出版周期我們還在討論,會在適當的時候做出調整。

記者:一份傳統的雜誌大概要經歷市場輔導期、成熟期和市場衰敗期幾個階段。目前來看,

《物志》“一出生就已風華正茂”,您怎樣從總體上來評價《物志》目前的成績?您對《物志》的未來前景很樂觀嗎?

易海燕:南方網總裁歐陽農躍說過,《物志》的創刊和物志網的開通,得到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大力支持。《物志》是南方網結合網民實際需求和網際網路跨越時空國界優勢而推出的產品。按趨勢,《物志》將會成為最有名的網路雜誌。報紙的雜誌化是個趨勢,而雜誌的網路化將是下一個趨勢。

目前這個行業的發展情況表明我們的決策和戰略是非常正確的。我們辦《物志》的理念就是要引領而不是追從。

記者:個人覺得你每期撰寫的刊首語很有意思,頗具後現代神髓,請問貫穿這些刊首語的精神思想是什麼?或者說,您希望通過刊首語持續地傳達什麼?

易海燕 :像創刊號說的那樣,以物質的碎片在精神的背面穿梭,精神不再鄙夷物質,靈魂不再拷問肉體,多元共生而又後現代。快樂以某種物質的鏡像打動心靈。

記者:最後一個問題,在您以及《物志》工作團隊的構想中,一份強大的《物志》應該具備怎樣的條件?

易海燕 :在南方網這個強勢網路媒體的羽翼下,《物志》需要的是一個冷艷的態度和一個優秀的團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