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易德順,男,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御營二社區黨支部書記,先後被省、市、區委評為“優秀黨員”、“勞動模範”、“先進個人”,被中組部、民政部評為“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和教誨,顧不上85歲高齡、全身癱瘓的母親,卻將社區的老人視為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辦托老所、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被老百姓當作貼心的摯友,親切地稱為“居民總理”,將老百姓眼裡的“小香港、不夜城”和有名的吸毒、盜竊高發地變成了“安全文明小區”,形成了文明和睦的社區氛圍。人物事跡
他常常三更半夜爬起來,為兩口子吵架,為鄰里矛盾,為單位摩擦而調解,勸說夜不歸寢的小青年改邪歸正。哪怕費盡了心血,磨破了嘴皮,也要做到各種矛盾不上交,不激化。1998年,支部打算將租用的辦公樓臨街面改建成門面,但產權方不同意,作為社區的書記、主任,他不怕碰釘子,不怕磨嘴皮,一個月25次上門與產權單位領導協商,多次找上級領導尋求政策支持,終於打動了產權單位,同意社區改建門面並負責管理收益。後來社區已改建、擴建門面22個,安置下崗職工30人。 2003年7月,社區的董錦智同學考上成都中醫藥大學,但是每年6000多元的學費卻使貧困家庭無力承擔,他們得知後一面跑教委、總工會、財政局為她爭取助學貸款,一面在轄區黨員、居民中開展募捐活動,不到一個月就募集資金11萬元,圓了她的大學夢。御營二社區老人多,他們的兒女們或因下崗,或因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孤獨的老人,有的和媳婦發生口角後,媳婦說:“你滾吧!”傷心的老人就找到我說:“易主任,我只有滾到你這裡來。”於是,辦托老所的念頭就這樣產生了。為了籌集資金,在火熱的驕陽下,他發動民眾捐資,終於籌集了3000元資金,居委會幹部還帶頭捐了款。他多次找有關部門協調,得到了2萬元鋪底資金。他差不多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皮,總算將中房公司兩層招待所全部租下。還請了管理人員,為老人燒飯、洗衣、整理床單和打掃衛生。2個月後,來這裡托老的人數已達50多人。 下崗職工就業難是當前最突出的社會矛盾,也是民眾關注的熱點,解決下崗職工就業難是黨得民心的一大法寶。他就緊抓這個“牛鼻子”不放,千方百計為下崗職工找門路,做他們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