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朱海燕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0941608
出版時間:2007-01-01
版 次:1
頁 數:245
裝 幀:平裝
內容簡介
《明清易代與話本小說的變遷》在觀照明清易代歷史的基礎上,考察了清初話本小說的變遷,它對話本小說傳統的繼承、貢獻與超越。鼎革之際的小說家們,藉小說對易代史、對現實人生進行了多角度、多層面的反思,他們不約而同地把反思的焦點集中於道德、人心。道德視角與道德關懷成為清初小說的共同特點,也是小說家們完成其社會職志的具體表現。
清初話本小說在藝術形式上的突破、在表現手法上的多樣化和日趨成熟,是因為舊的文體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新的需要——反映波瀾壯闊的時代和急劇動盪的人心世態的需要。
與明代的話本小說相比,清初進入了一個更加自覺的創作階段,作家的主體意識與作品的個人風格都比明人突出。清初話本小說整體呈現出顯著的文人化傾向。文人化傾向並不妨礙作者貼近世俗社會、描寫市井細民的喜怒哀樂,但是,作品的視角、風格、價值觀和思想底蘊則是經過了“大傳統”反覆淘洗的文人的產物。就這個意義而言,清初話本小說是文人小說。
目錄
第一章 引論:易代背景下的清初話本小說
第一節 紛然雜陳的易代變奏
第二節 持鏡自照:清初話本小說一瞥
第二章 清初話本小說的道德關懷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濁世中的清醒者:《醉醒石》
第三節 酌玄亭主人與《照世杯》
第四節 歷史反思中的道德視角及道德關懷
第三章 李漁,明清易代史的個案研究
第一節 滄桑巨變中的命運軌跡
第二節 生活方式:兩難選擇外的第三條道路?
第三節 李漁式的表達方式與自我形象的期許和塑造
第四章 易代史、小說史視野中的李漁的話本小說
第一節 李漁的話本小說
第二節 守成與創造——《無聲戲》、《十二樓》內容研究
第三節 自我作古——《無聲戲》、《十二樓》形式研究
第五章 艾衲與《豆棚閒話》的意義
第一節 作者與小說的版本
第二節 反小與小說批判:解讀《豆棚閒話》
第三節 話本小說傳統的超越——《豆棚閒話》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