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鬥彩

鬥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互結合的一種彩瓷工藝。鬥彩
工藝雖然在明初出現,而明代的文獻卻沒有介紹,直到清代雍正
年間成書的《南窯筆記》才予以介紹,但這並不貶低鬥彩瓷器作
為彩瓷產品發展重要階段的作用。
在元代青花和釉裡紅瓷器的啟發下,明宣德年間(1426 -
1435 年)的製瓷工匠試著在已燒成的青花瓷器上,用鐵紅
顏料繪畫,再經800℃左右的燒烤,創製出青花釉上有紅彩的瓷
器,釉下青花與釉上紅彩相互鬥妍,相互襯托,這就是鬥彩瓷器
的最初形式。
其後,工匠們又創製了青花上金銀彩等新品種.在明成化年
間(1465-1487年)鬥彩已不是單一的釉上紅彩,而是釉下
青花和釉上多彩的結合,一般有三、四種色彩,最多可達到六種
色彩。
引自中國陶瓷http://www.chiculture.net/0817/html/c36/0817c36.html
本件高35公分

(圖)明宣德描金鬥彩雙麒麟瓶明宣德描金鬥彩雙麒麟瓶
(圖)明宣德描金鬥彩雙麒麟瓶1明宣德描金鬥彩雙麒麟瓶1
明宣德鬥彩(圖)明宣德鬥彩
宣德鬥彩 001宣德鬥彩 001
宣德鬥彩 002宣德鬥彩 002
宣德鬥彩 005宣德鬥彩 005

瓷器釉色名。亦稱“鮮紅釉”、“霽紅釉”、“寶石紅釉”、“積紅釉”、“醉紅釉”。釉色似初凝的雞血,深沉安定,瑩潤均勻,釉中無龜裂紋理。祭紅釉瓷器為景德鎮所創制,是明宣德時創燒的著名銅紅釉品種,因祭紅器作祭祀郊壇之用,故名。始創於明永樂、宣德年間。因古時皇室常以它作祭器,故稱“祭紅”。古代,人們在配製祭紅釉料時,往往將黃金、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之物摻入釉料中,真可謂不惜工本。即使這樣,也往往燒制不出好的成品。由於祭紅釉瓷器歷來難燒,因此它比其他色釉更為名貴。
祭紅釉,釉色深沉,釉面光潤,釉中無龜裂紋理,不甚透明,不流釉,不脫口,不開片。它以銅為呈色劑,用普通制釉原料,加入釉灰、氧化錫,生坯掛釉,高溫還原燒成。有的祭紅釉料配製時,還往往將黃金、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之物碾成粉末摻入其中,不惜工本。祭紅釉是利用銅在還原氣氛下呈現紅色燒制而成,但這種生產氣氛不易控制,因而十分名貴,明中晚期曾一度失傳,至清代才恢復燒造,色澤更加艷麗、多樣。
http://big5.chinayigou.com/news/Article/szyl/wmys/gybk/200908/49533.htm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