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畫望海樓圖軸

明人畫望海樓圖軸

明人畫望海樓圖軸:此圖簽題雖定為《望海樓圖》,然根據其繪畫內容來看,整個建築群組面城臨江,居高臨下,牆上有城堞,江中有沙洲遙遙相對,都符合武昌黃鶴樓的特徵,或可定為黃鶴樓圖。畫上並無仙人跨鶴騰空而去,下方眾人恭立指示,宋代楊濟《純齋文選》中有黃鶴樓建築“凡三層,外圓內方”的描述,但是可見繪畫中並無任何黃鶴樓“外圓內方”的形象描繪。畫中樓閣矗立於城牆之上,下瞰大江,因名聲極大,招來遊客登臨宴飲。

作品簡介

主題與關鍵字:百姓、台閣、水利、欄桿、文玩(琴棋書畫)、飲食器、家俱(屏風)、客舫、城牆、馬、竹、文房用具、帆船、官員(臣)、高士(士人、隱士)、侍從(侍女、童僕)、漁夫、船夫、江河、湖海

錄入:石渠寶笈初編(重華宮),下冊,804頁;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501頁;故宮書畫圖錄,第九冊,299-300頁

石渠寶笈初編重華宮著錄

著色畫。

鑑藏寶璽三璽全。樂善堂圖書記。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

收傳印記玉蘭堂印。槜李項氏世家珍藏。天水趙氏貽清堂寶玩。

藝術賞析

主樓雄峙於城牆上,三重檐十字脊歇山頂,樓之左側突出一座方亭,殿內柱身高大,開間廣闊。樓腰間置平坐,外護以鉤欄、雁翅板,檐下斗栱出跳,昂嘴昂面是“琴面昂”。屋脊吻獸、脊飾、椽檐皆細繪。城墩頂四周砌有垛口,磚砌城牆基座正面開設梯形城門道,排叉柱式城門洞,墩頂四周砌垛口,門墩頂上建木平坐,其上建有單檐歇山城樓。城樓兩山面出踏道通到城牆頂上,下端建有烏頭門。

畫中樓閣矗立於城牆之上,下瞰大江,因名聲極大,招來遊客登臨宴飲。屋內設有雅座與眺廊,有文人三五成群,有些持卷觀賞,有些憑窗眺遠,童士拿扇,前方路上有騎馬及挑行李還沒進城門的旅客。磚砌城牆基座正面開設城門道,牆面向內斜收,排叉柱式城門洞,由密集排列的木柱及它所承托的梯形木構架形成。城門墩頂建平坐,四周砌垛口。其上建有三開間單檐歇山頂城樓,外圍護以鉤欄,腰間置平坐,遊人可循設在城牆內側的踏道直接登上城樓。在另一處有烏頭門,作為進入城內殿堂的入口門。主樓雄峙在城牆上,利用原有城垣擴大成為台基,台上建樓閣。主樓為三重檐十字脊歇山頂,山花內設虹梁,斗栱單抄三下昂。殿內柱身高大,開間廣闊。樓之左側突出一座四角亭,亭內有藤墩、屏風。樓腰間置平坐,外護以鉤欄、雁翅版,檐下有斗栱出挑。屋脊脊飾吻獸、 檐椽亦細繪,外檐有彩畫圖案。柱頭上施闌額設普拍枋,轉角處皆出頭。本幅用界工整,青綠設色已略剝落,然屋宇脊頂之蛤白勾勒線條仍鮮明如故,使樓台輪廓分外醒目。

唐、宋以後,屋頂坡度由緩變峻,在樓閣建築上多用舉架法,明代的城樓已有採用,所以此圖歇山屋頂坡度大於一般殿堂。明代建築裝飾手法套用明顯增多,外檐斗栱已從結構件變成裝飾構件。斗栱之昂多為假昂,平放平出,昂嘴、昂面的做法與宋制是一樣的:“琴面昂”。

主樓為十字脊歇山頂,上層正面出一間抱廈,樓腰間置平坐,外護以鉤欄,檐下斗栱出跳。柱頭上施額枋設平板枋,轉角處皆出頭呈霸王拳式,額枋與樑柱交接處有旋子彩畫墨線圖案“一字枋心”,額枋下以雀替負重。磚基城樓四周有堞口,基座正面開設城門道有排叉柱式門洞,城台上建有單檐歇山城樓,外圍護以鉤欄,腰間置平坐。城門墩側面可循慢道上城樓,下端入口建烏頭門。屋宇脊頂之蛤白勾勒線條仍鮮明如故,使樓台輪廓分外醒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