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1941年7月10日,“七・七事變”4周年後的第3天,陳納德組建的美國援華志願飛行隊起程飛往中國,1941年12月20日,志願隊首次在昆明升空對日作戰,以擊落日機9架(中方無一損失)的驕人戰績大獲全勝,被昆明人授予“飛虎隊”的威名。
在1940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空軍志願軍以昆明為大本營,同中國空軍並肩作戰抗擊日寇。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飛虎隊隊員於1943年埋葬在昆明飛虎公墓,地址位於昆明東郊小麻苴,龍樹庵附近。
公墓建制
據史料記載,1943年後,昆明石塘山龍樹庵後山就被建成了飛虎隊公墓,除雷允、緬甸、駝峰航線(怒江、獨龍江、西藏)、印度之外,在雲南空戰和墜機犧牲的飛虎隊員的遺體,均在此安葬,由昆明的棺材鋪提供上好的柏木棺材,製作一個十字架和兩個金屬牌,金屬牌上用英文寫上犧牲者的姓名、級別、墳墓的排數和序號。金屬牌一個系在犧牲者的衣扣上,一個系在棺材上,十字架則立在墓前。
公墓還安葬著中國的飛虎烈士――志願隊翻譯、地勤人員,駝峰航線的中方駕駛員、乘務員,中國空軍戰鬥機和轟炸機駕駛員等,中國飛虎亦用上好棺材裝殮。
公墓前則豎有青石碑,刻有名字、職務、犧牲時間。每尊墳墓高出地面約40厘米,排列整齊,具有西方公墓風格。美方的墳墓每排約15尊,約有20排,總數有250至300尊。中方的每排約有20尊,約有25排,總數500尊左右。
公墓搬遷
抗戰勝利後,美國將200多名美軍士兵遺體遷回了美國。
1953年因建設需要,從山腳下的公墓原址搬遷上山,即昆明經濟開發區大石壩村背後的長春山(又稱石塘山)。
保護
遭遇各種破壞
抗戰勝利後,美國飛虎隊烈士的遺骨被美方取走,運回美國。取走的時候在每個空墓穴旁都插上了一面美國國旗。與援華抗戰的美國飛虎烈士身後命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當年打擊日寇抵抗侵略的中國飛虎烈士身後卻遭遇無數劫難。
1953年,因建設需要,當地村民把烈士的棺木挖出來,連同墓碑一口一口地運到幾公里外的長春山上草草埋葬。
1958年,“大躍進”大興水利建設的時候,這裡的墓碑被生產隊全部取走運去修水庫了。
1980年代後期,這些烈士棺木又被盜墓賊全部撬開。
除了被用作水庫建材的墓碑,得到飛虎研究會的搶救性挖掘保護外,公墓其他部分都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能得到保護。
一直未得到修繕維護
2007年,在“七七事變”70周年之際,被遷移、損壞、盜毀的昆明“飛虎公墓”真相首度以較完整的形式披露於世。新華社向全國播發了《昆明郊外發現500座飛虎隊公墓》的新聞,2008年4月,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出版了《昆明飛虎公墓-中美飛虎英烈名錄》出版。
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曾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希望能夠修繕公墓。
2008年8月,雲南省政府在公墓遺址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表示要對公墓進行修繕維護。然而,截至2013年8月,6年時間過去了,昆明飛虎隊公墓依舊因長期無人管理,導致英烈們屍骨曝野,棺材橫陳。
拓展閱讀
實為中國空軍遷葬墓
2013年8月23日,長春山“飛虎公墓”,實為民國時期中國空軍烈士公墓,這座公墓是1953年從小麻苴村公墓遷來的,並無美籍飛虎隊遺骨。這一說法得到當地文史學者的印證。
飛虎隊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俊坤稱,真正的名稱應是“昆明空軍烈士墓”,但可以把“飛虎公墓”看做暱稱。他認為,在美國志願軍來華後,中國空軍及相關地勤人員都算中國飛虎隊員。昆明市文史研究會副會長卜保怡認為這是個很新奇的說法,並不符合學界對“飛虎隊”的定義。卜保怡表示,成立於1941年8月的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最早被稱為“飛虎隊”,是一個專用名稱。“飛虎隊”所指的最大範圍,只能界定為抗日戰爭時期的美國志願隊和駐華美國空軍。中國空軍雖然與美國志願隊和駐華美國空軍有所交叉,但總體上並不屬於飛虎隊的範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