鏇死的定義
鏇死全稱鏇律死亡是金屬樂的一種演奏風格.英文名:Melodic death metal
![鏇死](/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正統重金屬
20世紀70年代那個狂飆技術的時代既為後來者確定了重金屬的正統形式,也為另類金屬的暗流埋下了伏筆。實際上諸多不安分的引子應該說是因為英國朋克的爆發而被牽了出來,它象徵的是對正統重金屬/硬搖滾形式的反叛(以今天的眼光看,那個時代的很多硬搖滾樂隊也被認為是重金屬樂隊)。別看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激流金屬風起雲湧,其代表性樂隊也對那些樂於以無政府主義和只有破壞從不在乎建設來挑戰權威的朋克們不齒,但他們在速度、嘈雜性、猛烈感上是吸收了朋克的元素的,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來形容可算比較恰當。在激流金屬成為重型音樂領域的主流後(商業領域的主流是流行金屬,與激流金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他同樣重型而激烈但不具備激流金屬特徵的搖滾樂就只好暫時棲息於地下,他們在地下最大限度地試驗著他們對激流金屬之外的重型音樂的理解。在這裡,重型音樂的概念是大於金屬的,不過當然,重金屬是其中比較能夠得到公認的根正苗紅者。所以應該說,另類金屬是在重金屬的框架下——主要是形式——進行其他音樂元素的融合或者改良的。
另類金屬
另類金屬,顧名思義,就是不完全遵循金屬的一般形式特徵,但具備了金屬的核心形式——重型吉他搖滾(作
![鏇死](/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既然是另類金屬,那么很顯然,與作為正統金屬樂(這裡可以開出一長列單子)相比,它擁有更為可觀的形式種類和異樣的聲響。比如工業金屬、極端金屬、哥特金屬、說唱金屬、前衛金屬、力量金屬、泥漿金屬、瘋克金屬等等,均可歸為另類金屬行列。但另類金屬是從什麼地方開始形成一種勢力的?突破口是什麼?答案是Grunge。
Grunge也應該被一分為二。前期就是指“涅盤”(NIRVANA)大紅大紫之前,後期就是《別在意》(Nevermind)之後。如此劃分是因為,之前的Grunge是真正的另類景觀,不可被定義不可被模仿,幾乎每一支樂隊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而以其後世的概念來分析他們彼時的音樂,可以有這樣一些辭彙:噪音搖滾、後朋克、泥濘金屬、另類金屬甚至個別人士稱其中的個別樂隊有碾核(MELVINS)、厄運(後期SOUNDGARDEN)金屬的徵兆。像MELVINS、ALICE IN CHAINS、TAD、L7等,甚至是NIRVANA,都有相對偏向金屬的成分。對於任何一個初入門的搖滾樂愛好者,對形式的認知尚沒有完全形成概念的時候,“重型”幾乎是他辨認所謂金屬與非金屬的形式標籤,所以Grunge在必然屬於重型音樂之一種的同時,廣義上也是金屬的親戚。而且,它是後來新金屬得以大行其道的鋪路者,更是新金屬在結構上的開啟者。
Grunge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幫助另類音樂走出地下成為主流音樂的一個分支後,另類金屬也贏得了更廣大的樂迷群體,並且逐漸成為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主流音樂,尤其是在那些本來很猛的另類金屬樂隊把另類金屬做得更標準化、模式化、有規可循後。但是這種後來的另類金屬和早期(80年代末)那些還屬於更難以歸類、沒有明顯風格特徵的重型音樂的另類金屬已經相去甚遠。那個時候,多數依然活躍的硬核朋克樂隊開始轉變到金屬的陣營中去了,使得很多地下的使用重型吉他音色的樂隊們得到了新的啟發和靈感。
第一波“另類金屬”浪潮涉及廣泛,把重金屬和前衛搖滾(如Jane's Addiction)、車庫朋克/硬核(如早期Soundgarden,Corrosion of Conformity)、噪音搖滾(如the Jesus Lizard,Jesus and Mary Chain)、瘋克(如Faith No More,Living Colour,Primus)、硬核與說唱(如Biohazard、Bodycount)、工業(如Ministry,Nine Inch Nails)、泥漿金屬(如Helmet、TAD、FLOODGATE)、迷幻(如Soundgarden,Monster Magnet)甚至世界音樂(如後期Sepultura)融合起來的都有,因此沒有一個確切的“另類金屬景觀”,都是期望對經典重金屬里以器樂演奏為絕對主線的風格限制的衝破和實驗,儘量地嘗試新的元素。這些樂隊里有一些最後終於衝出了地下,正是Nirvana的成功打開了另類金屬/另類搖滾的潘多拉魔盒。
在1991-1994年間,通過“俊傑”(Lollapalooza)這個另類金屬/另類搖滾音樂節,那些另類金屬樂隊們獲得了更大的樂迷群體,擴大了影響力和知名度,並讓演出舞台變成了另類金屬新浪潮的展示盛會。其中的代表和佼佼者就是以下這些樂隊:融合了說唱和瘋克的樂隊Rage Against the Machine與KORN、極不和諧但深邃迷離的TOOL、視覺+工業+硬核的重型出品White Rombie和幾乎擠進絕對主流行列的Nine Inch Nails。這些樂隊連同變種激流金屬樂隊PANTERA(如今我們稱他們的風格為metalcore)一起成為了對後來的另類金屬樂隊影響最大的力量,並定義了後來者的基本風格和方向。
到了20世紀90年代的後半期,多數新的另類金屬樂隊們在厭倦了華麗的裝束和繁複的重金屬技巧後,玩的都是把簡化的激流金屬、說唱、工業、硬核朋克和Grunge等燴到一爐的雜合音樂,上述的那些另類金屬/搖滾樂隊就是這種雜合音樂的肇始者。這種雜合後的音樂聽上去更多地是因為在結構上更加直接精悍、更具攻擊性而引人傾耳,並且從Grunge那裡承繼而來的結構使得歌曲的動靜起伏對比很大。而正是這種動靜起伏大的雜合音樂抓住了長久以來既荷爾蒙過剩又很久未出被主流金屬所吸引的青少年們。也正因此,這種新的雜合金屬(依然可以被歸類在另類金屬範疇里)成為了新的商業大蛋糕——它們被籠統地稱為“新金屬”(Nu-Metal),就像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流行金屬一樣,它們也在90年代中後期到21世紀初,統治了主流重型音樂樂壇近10年的時間。而在這種雜合音樂里具有支配性地位的,是瘋克(Funk)和Hip-Hop元素為主導的那些樂隊,例如首支真正意義上將Hip-Hop與金屬/硬核成功嫁接的Rage Against The Machine、瘋克化的KORN、具有內斂而憂鬱氣質的DEFTONES、白人Hip-Hop“模範”之一的Fred Durst與他的LIMP BIZKIT、來自波士頓的朋克嘻哈金屬團Powerman 5000、視覺/歌特化的KORN追隨者Coal Chamber、流氓有產者的KID ROCK以及後來集大成的LINKIN PARK。至於新金屬里的支流,那些工業、電子成分比較多的另類金屬樂隊,在說唱金屬的洪流里也學習了他們悅耳、潤滑、律動強烈的長處,擺脫了源頭過於地下和機械的桎梏,走到了台前,也獲得了不小的成功,比如STATIC-X、MUDVAYNE、RAMMSTEIN、SLIPKNOT、ORGY、Apartment 26等。
說唱金屬
不過有意思的是,和最早搖滾樂的誕生一樣,“新金屬”中的主流“說唱金屬”(Rap Metal)也不是
![鏇死](/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那些出現在90年代中後期的說唱金屬樂隊里,除了Rage Against the Machine擁有強烈的左翼政治傾向而是個異數外,大多數都把極富攻擊性、過量荷爾蒙式的音樂風格和契合青少年本身輕鬆幽默或者自省、焦慮的狀態混合在一起,某些主唱甚至本就來自破碎家庭,且一般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Hip-Hop音樂影響。一般完整意義上的說唱金屬樂隊都有一個說唱樂手(不一定非得是黑人)身份的主唱作為樂隊的核心。此類風格中的KORN、Limp Bizkit成為了20世紀90年代後期最受歡迎的商業上最成功的說唱金屬樂隊(Adidas品牌的運動裝也因他們的代言而在中國一度成為時髦重型樂隊的標準裝束)。在1999年的WOODSTOCK上,以KORN為代表的新金屬樂隊們則徹底地幹掉了尚有餘溫的GRUNGE和POST-GRUNGE樂隊們,完成了改朝換代的艱巨任務,其後由KORN發起的Family Value巡演,更是一度成為新金屬的斂金盆兼形象推廣商。而進入21世紀後,同類風格里,則是LINKIN PARK的天下。
但雜燴的方式也不是萬靈丹。對各種元素的嘗試,Hip-Hop的運用,重節奏輕鏇律和solo,電子、工業、說唱、視覺一鍋煮後,而且又加上因為KORN等樂隊的巨大成功所導致的無數克隆樂隊的誕生,樂迷必然開始產生審美疲勞。所謂物極必反,那些曾經無比輝煌的新金屬前輩們,也慢慢走到了黃昏。進入21世紀後,眾多新金屬樂隊的創作紛紛陷入困境,他們也開始分化,向Post-Grunge、Alternative Rock以及更新的Nu-Thrash風格學習靠攏[例如SYSTEM OF A DOWN(因其高超的鏇律塑造能力和中東色彩而堅挺不倒),向Post-Grunge轉化的Drowning Pool與PAPA ROCH,ILL NINO(拉美元素拯救了他們,新專輯的Nu-Thrash成分令人驚訝,宛如Soulfly)等。於是,曾經引領一代潮流的新金屬也終於落下了帷幕,其位置則多由時髦與復古兼具的、歐洲鏇律死亡金屬與金屬核、emo相結合的新激流金屬所代替
鏇律死就是強調鏇律的死亡金屬 或者達人們有其他理解先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