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書名:方聲文集作者:李方聲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推廣: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學生出書網 家族出書網
媒體支持: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
字數:37千字
頁數:49
版次:1版
開本:850×1168 1/32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編者之語:
…… ……我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在我個人的檔案中。
我的一生與“三”字有緣,曾“三入”:入隊、入團、入黨。曾“三下”:下鄉、下海、下崗。經歷了“三代”領導人。
我最喜愛的歌:《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
1962年,我從學校畢業,被組織分配到九三農墾局工作。先後在科研所、修配廠、供應站工作了十幾年。“文革”期間,在工廠當過工人。成立“兵團”時,在連隊當過指導員。所以“知青”們親切地稱我為“荒友”。
在北大荒生活了十八年,1980年,我帶著老婆孩子返回了哈爾濱。開始在西郊漁場工作,後來在市水產局,農業機關工作。1988年,調局下屬賓館工作,1999年賓館改制後,分流下崗至今。這是我的歷史。
當年,我經常在廣播中聽“小喇叭”;現如今,經常在電視中看“夕陽紅”。正是:光陰似箭,不覺七旬。
現在退休在家多年,偶爾擺弄一下郵票、火花,更多時間閒來無事。
為了擺脫寂寞,尋找一點樂趣。重新拾起筆來開始寫作,它給我帶來無限的快樂,我希望退休的老人都拿起筆來!
原只想寫寫家史,苦於無資料。轉而想寫自傳,又覺得乏味。最後決定寫寫父輩的革命歷史,寫寫自己上山下鄉的經歷。
有時我想,百年之後,我能給子孫留點什麼呢?留錢,沒有。有的是經歷,但講多了是眼淚,寫成文字變成故事吧!
我喜歡學文,熱愛文學。但本人的文學素質卻很凹。現奉上我這些小學生的作文,渴望您能耐著性子讀完,我就“老罕王進北京,心滿意足矣!”
最後還要羅嗦幾句,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我得到了親戚、朋友們的鼓勵、支持和幫助,尤其是老伴的支持和幫助。另外,我要特別感謝方強及其家人,感謝楊新宇、姜洪濤、李志等人對我的支持和幫助!在這裡我只能說兩個字:謝謝!
我希望這些作品,將是我自珍自愛之作。
…… ……
書籍目錄:
目錄 2自序 3
往事溯憶 4
馬槽子 5
大米飯 6
端午節 7
記憶中的蘋果 8
麻子 9
打老虎 11
那年那月 13
演相聲 14
老白 16
捉鮎魚 17
裸露 18
補票 20
串門 21
大荒記憶 23
被壓扁的蛋糕 24
大油罐 25
大沙坑 27
雙山車站 29
雜文隨筆 30
襪子 31
豆腐 32
北京人與外地人 33
丁一看病 34
火花 35
小說習作 36
戴口罩的姑娘 37
打獵 40
國中作文 44
我的老師 45
總路線的光輝照耀下——在電車上 46
戰鬥的人們 47
到處都可以看到 48
後記 49
原文摘錄:
…… ……在父親節到來之際,我突然想起了我們家的一些往事,想起了父親參加過抗日義勇軍的光榮歷史……
我家祖上山東省莒縣,你知道“闖關東”吧!曾祖父用一副挑子,挑著祖父和他的弟弟闖關東。先到遼寧的遼陽,後到吉林省敦化縣官地村落腳。當時是“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祖父兄弟漸漸長大,雖是粗茶淡飯,身體卻長得特棒,人稱“山東棒子”。
聽祖母說,過年殺一口豬,肥肉全熬成豬油,一吃一年,往往夏季油都有了“哈啦”味。
“山東棒子”經過幾年打拚,買了十幾垧好地,蓋了幾間房子,還雇了幾個夥計,成為遠近有名的小地主。
祖父最引以自豪的是,伯父初小畢業就進縣城的商鋪站櫃檯。伯父個子矮,夠不上櫃檯,腳下還站個小板凳。父親高小畢業,祖父讓他和伯父一樣,去縣城商鋪站櫃檯,可父親死活不乾,硬要上縣中學念書。祖父說:“你去站櫃檯,我一天給你買兩根大麻花,若是去念書一分錢不給”。但父親仍堅持去讀書。據祖母講,縣中學的校長和我家是親戚,說父親肯念書他不收學費。
父親白天除了上課,還去學校的小賣部賣貨,晚上去伯父的店鋪,給打麻將的老闆們端茶倒水,甚至倒“夜壺”。父親就這樣自己掙錢上中學。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日本在瀋陽發動事變,很快占領了遼寧,接著又進攻吉林。敦化縣城的一些愛國豪紳和老百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很快組建一支由學生為主力的抗日義勇軍。領導他們的是敖東中學出來的陳翰章將軍(陳翰章是著名的抗日將領,犧牲在抗日戰場上)。
國民黨的正規軍抵擋不住日軍的侵略,更何況幾百個學生兵,怎能打過武裝到牙齒的日本鬼子。不久,義勇軍很快被打敗了,死的死,逃的逃。
祖父知道後,在長白山走了三四天,在一個窩棚里找到父親。祖父讓父親跟他回家,可父親死活不乾。父親的營長,也是他的老師勸他說:“你年齡太小,暫時回去躲躲,我們再去找你!”臨走時老師說了一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愁無柴燒。”
為了躲避搜山的鬼子,祖父和父親在大山里繞了兩天,身上帶的乾糧全都吃光了。好在那時正值晚秋,山里還有很多可吃的東西,像山梨,山葡萄,榛子,狗棗子。
這天他們發現,眼前是一條不太寬的小河(可能是牡丹江的一條支流),但水深不見底,而且太急。繞河邊走了大半天,在一個廢棄的破馬棚子裡找到一個大馬槽子,爺倆弄到河上。河水和馬槽子平了,那到不可怕,可怕的是江水中不時漂過一具具死屍。好在小河不太寬,—會就漂到岸邊,回頭望去,紅色的太陽,紅色的樹林倒映在河水中,一片血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