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鄧小平教育觀的倫理意義探要》,載《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從亞里斯多德的本體論建構看非實體主義如何可能》(載《場與有——中外哲學的比較與融通》<五>,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從海德格爾的視界看近代哲學認識論的根本缺陷》(載《雲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斯密問題:作為問題的論域與意義》(載《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歷史中的“存在”問題述論》(獨撰),《雲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從海德格爾的視界看傳統真理觀的主要缺陷》(獨撰),《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4期。
研究成果
西方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倫理學
代表成果
《從亞里斯多德的本體論建構看非實體主義如何可能》,《從海德格爾的視界看近代哲學認識論的根本缺陷》,《“斯密問題:作為問題的論域與意義》,《海德格爾視域中的傳統真理觀及其根本缺陷》
獲獎成果
2003年9月,被評為“二OO三年度雲南省德育先進工作者”,受到雲南省教育廳的表彰;2000年2月,副主編教材《世界政治經濟與當代資本主義》獲雲南省人民政府“1996-1998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3年,副主編教材《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該教材獲雲南省人民政府“2000-2002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所主持撰寫的調研報告《財經院校“兩課”課時與專業課課時的配置比例及其“兩課”的教學實效性研究》,獲雲南省教育廳“優秀調研報告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