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僑生

在百廢待興的高棉開銀行,意味著機會,亦意味著風險。 1991年,方僑生回到闊別多年的高棉,百感交集。 這幾年,方僑生為高棉招商積極奔走。

四川地震:2007年4月17日:高棉中文報紙《華商日報》出版人、加拿大籍華人銀行家方僑生捐款1萬美元
在百廢待興的高棉開銀行,意味著機會,亦意味著風險。方僑生生在高棉,了解國情,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方針,拓展業務,從而將加華銀行打造成高棉最大的商業銀行。
高棉這片土地對外人來說,略有些神秘色彩。方僑生的經歷亦更有些傳奇,難民,銀行家,這些本風馬牛不相及的詞就成了他前半生的註解。
找100個人籌資建銀行
1991年,方僑生回到闊別多年的高棉,百感交集。
之前,他在加拿大呆了11年。
他的父親是廣東普寧人,是高棉著名的僑領。方僑生出生在高棉金邊市,從小接受柬文、中文及法文教育,早年在父親開辦的公司當經理。
高棉政變之後,他和大批華人成了難民,在集中營中呆了5年,受盡折磨,亦目睹不少親人離開人世。後來,他和太太用一擔籮筐將全部家當和孩子挑著逃到泰國。
1980年,他輾轉去了加拿大。一年後,他在蒙特婁市唐人街開辦東方金行及東方財務公司,主要客戶為來自高棉以及越南、寮國等地的華人。因為他很勤力,生意逐漸做大,在當地頗有信譽。
上世紀90年代初的高棉百廢待興,急需有志之士出力。方僑生的叔父方炳禎是總理的高級顧問,他力邀方僑生回國。
站在熟悉的土地上,方僑生心中萌生強烈的使命感——要把高棉的經濟搞上去。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辦一家銀行。但他當時自有資金不夠,便邀集了100名加拿大的同鄉,累積了300萬美金,其中他的家族資金占50%以上,創辦加華銀行。
成為高棉最大商業銀行
方僑生一直積極拓展國際業務。1992年底,加華銀行和香港南洋商業銀行合作,這是加華銀行建立的第一個通匯銀行。
以後逐漸完善業務,又增加信用證等業務。2000年開設信用卡業務,這對銀行來說要求更高,一要有國家通訊網路,二要有人才,國際金融機構要對國家及銀行進行風險評估後才能進行該業務。
信用卡業務的增加說明加華銀行已進入國際銀行系統。2003年,國際金融機構IFC、德國KFW開始關注加華銀行,對其融資。方僑生也積極引進外國專家來銀行工作,吸取國際先進經驗。
建立高棉最大購物中心
在銀行業外,方僑生也投資房地產開發,經營購物中心、工業園、酒店、歌劇院、民俗村等項目。
他由此創建了“高棉模式”,即客戶需要多少廠房就興建多少,絕不會有空置房出現。目前已投資1200萬美元,“以後還會不斷追加。”
擔任高棉總理私人顧問
方僑生以其敏銳的經濟眼光,曾對政府的財經政策建言,幾年前被委任為總理洪森的私人顧問,並榮獲國王西哈努克頒發的一等建國勳章。
他為高棉確立的發展方向是旅遊、房地產和製衣,其中旅遊是重頭戲,因為高棉有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吳哥窟,吸引著世界各地遊客。
他投資1200萬美元在暹粒興建高棉民族文化村,這個民族文化村位於暹粒省暹粒縣,距吳哥窟不遠。走進高棉民族文化村,猶如走進高棉歷史博物館,可以目睹高棉全國各地的名勝古蹟和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及歷史長河中的主要風雲人物。民族文化村目前每天都有多場高棉民族歌舞表演,還聘請了兩位中國廣西的民族舞蹈家,在唐人村進行中華民族歌舞表演。她們除了培訓當地人表演中國歌舞外,還創作一些中柬結合的歌舞。
這幾年,方僑生為高棉招商積極奔走。他曾多次來中國,發現高棉其實就是中國的發展模式,高棉可以借鑑中國很多經驗和技術。““目前最需要改變的是外界對高棉的固有的印象,人們一般都認為高棉又窮又亂,其實現在變化很大,高棉政局穩定,人們經濟水準逐步好轉,”方僑生說。
在金邊,有幾條街都有著密密麻麻的補習班,很多工薪族前來就讀,課程從早晨6點半開始一直排到晚上8點。“求知慾望如此強烈,這個民族肯定會有希望。”方僑生認真地說:“只有高棉國家的經濟發展了,我們才會真正好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