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村[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布朗山鄉新龍村]

新龍村[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布朗山鄉新龍村]

該行政村隸屬勐海縣布朗山鄉,地處布朗山鄉西北邊,距布朗山鄉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76公里。東鄰勐昂村委會,南鄰章家村委會,西鄰曼囡村委會村委會,北鄰縣林業局所屬天保辦。轄曼興龍、曼納、曼捌等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73戶,有鄉村人1329人,其中農業人口1329人,勞動力69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89人。 全村國土面積96.75平方公里,海拔 860米,年平均氣溫 18-21 ℃,年降水量1374毫米,適合種植水稻、茶葉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6294 畝,人均耕地4.73,林地104632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4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5公里。全村共拖拉機30輛,機車11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69畝,有效灌溉率為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07畝。 到2008年底,全村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8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294畝(其中:水田523畝,旱地5777畝),人均耕地2.04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0463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70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04 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20畝;草地340畝;荒山荒地35225畝,其他面積300畝。

農村經濟

河流 河流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9萬元,占總收入的 69.9%;畜牧業收入32萬元,占總收入的 20.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88頭,肉牛35頭);林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7.7%;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9%。農民人均純收入114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特色產業

茶葉地 茶葉地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省外。2008年茶葉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4.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和畜牧業產業。

人口衛生

藥房 藥房

該村現有農戶286戶,共鄉村人口1369人,其中男性739人,女性630人。其中農業人口1369人,勞動力737人。該村以布朗族為主,其中布朗族1231人,哈尼族138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01人,參合率83.4%。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86戶,占農戶總數的 100%。

文化教育

學校全景 學校全景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530平方米,擁有教師 5人,在校學生218人,距離鄉中學2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0人,其中小學生218人,中學生2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接待下鄉幹部 接待下鄉幹部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8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629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6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8500元(人均6.4元),一事一議籌勞2004個(勞均 2.9個)。年末集體總收入 2.7萬元,有固定資產9.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集體各項收入、各項支出、籌資籌勞情況等。

基層組織

黨員民居 黨員民居

該村建有黨支部 1個,下設 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4人,少數民族黨員 74人,其中男黨員 32人,女黨員2人。

村委會由支書(兼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組成,下設曼興龍上寨、曼納、曼捌等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53人。

人文地理

腳打稻穀 腳打稻穀

  新龍”系傣語地名,“新”即獅子.“龍”意為大.“新龍村”即大獅子箐村。因村委會駐曼新竜得名。1958年建立新竜鄉,轄戈新竜(哈尼)、新竜、曼囡、曼班、興囡。1972年撤銷新竜大隊,成立曼囡大隊。1984上恢復鄉建制。新竜村委會位於鄉政府駐地西南,與緬甸接壤。2007年,全村委會轄曼新龍上寨、曼興龍下寨、曼納、戈新龍、曼捌自然村。

通電 通電

2007年,全村有學校4所,教師7名,在校生218人.境內有南摩特河、南儂河。南摩特河系傣語地名,意為天黑河。傳說從前劃分地界時劃界人天黑時至此,故名,中緬界河,源於壘連底法山南麓,常年河,長6公里,寬5米,交入南南儂河。南儂河系傣語地我,意為漲水河。每逢雨季,河水暴漲,故名。在新竜村西南,源於達板囊山東麓,常年河,長4公里,寬4米,流域面積21.2平方公里,下段自南摩特河交入後為中緬界河。

新農村建設

通電視 通電視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8萬元。

國家投入8萬元,對曼捌自然村的學校進行了重建,大大改善了該村的教育教學條件;戈興龍自然村的民眾自己投工投勞,自籌資金1萬元,改進了自來水設施,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同時,政府還對該村委會所轄5個自然村開展了“電視進萬家”活動,共送出電視40多台,使部分困難民眾看上了電視。

發展重點

居民房 居民房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廣播電視、通訊落後,信息閉塞;農田水利設施落後,農民的生產生活和醫療衛生條件差,農民文化知識水低,思想觀念保守,產業發展單一,農民增收渠道少。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著重抓好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交通、通訊等存在的問題,強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和引導,改變守舊觀念,改進生產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發展茶葉種植業;利用天然草地豐富的資源優勢,進一步發展大甡畜養殖業。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