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體賦形式上篇幅較長,結構宏大,多採用主客問答的結構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韻文與散文相間,散文的成份較多;在內容上以寫物為主,以“潤色鴻業”(班固《兩都賦序》)為目的,兼有諷喻勸諫。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採用鋪張揚厲的手法和博富絢麗的辭藻,對事物作窮形極貌的描寫,顯示了綿密細緻、富麗堂皇的風格特徵。枚乘的《七發》則是標誌著新體賦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其後作家有司馬相如、楊雄等。
還有一種說法為:所謂新體賦,即指新辭賦,就是現代辭賦,實際上主要指當代當今辭賦。因為自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辭賦的創作,幾乎接近空白。而“現代”一詞,作為時間名詞,既指“現今這個時代”,也指“1919年五四運動到現今這個時期”,有時也指“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一段時期”。
相關詞條
-
賦體
賦體,辭賦學名詞。賦體是指辭賦的體制或體裁,對於辭賦的創作有其相應的創作規範。辭賦體裁不同,風格也會有相應的變化。根據辭賦的創作方法和表現手法不同,辭賦...
基本信息 賦體歷史 各朝賦體 相關評論 -
新賦
新賦,亦稱新體賦,辭賦學名詞。新賦是在總結賦文的基礎上,用現代漢語將詩同歌賦融為一體,創造了被稱為“新賦”的新文體。新賦文學就是郭紹虞先生曾構想過的白話...
-
《吊屈原賦》
《吊屈原賦》是西漢文學家賈誼的作品。公元前176年,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及渡湘水,歷屈原放逐所經之地,對前代這位竭誠盡忠以事其君的詩人的不幸遭遇深致傷...
作品背景 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作品賞析 作品人物介紹 -
漢大賦
漢大賦(新體賦)興起於漢初,衰落於漢末,歷時四百多年。漢大賦是漢賦的典型形式。 漢大賦用反覆問答的問答體形式,以鋪敘渲染帝王、貴族生活為手段,以微刺帝王...
發展過程 基本信息 -
賦體文
賦體文,是一種以對偶、用典、聲律、辭藻、意境、言志、抒情、形式等為特范的語言文學現象、抒情方式。新體賦文,未受西洋文化影響,倒是承襲了國粹。
概述 相關條目 -
賦譜
《賦譜》此書討論律賦句法、結構、用韻、題目等內容,是唐人賦格中惟一流傳至今之作,對人們把握和研究律賦之特徵並深化對唐代科舉考試之認識不無裨益...”等,亦顯然受到《賦譜》影響。哈哈兒據張伯偉編校,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
中華賦派
中華賦派,即“中華辭賦革新派”的別稱,是中華辭賦革新運動的產物,是中華辭賦復興的果實,是中華新辭賦運動的先鋒作家群。 中華賦派,最鮮明的文學主張,是先鋒...
-
抒情小賦
賦體文學中最有生命力和價值的一類。興起於漢代,盛行於魏晉南北朝,唐宋以降一直綿延不息。在內容上側重於抒寫個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或詠物抒情,也有針砭現實...
簡介 抒情小賦先驅 主要特徵 與漢大賦區別: -
游天台山賦
《游天台山賦》是東晉文人孫綽創作的一篇賦。這篇賦不是將天台山作旁觀、靜止的描寫,而是緊緊圍繞一個“游”字,把自然景物貫穿起來,循著作者的遊蹤,景物不斷變...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