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虹橋

新虹橋

新虹橋是經國務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建設的經濟開發區。

新虹橋

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古北新區,西鄰虹橋機場,得地理位置優勢,先後經國務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擇址闢建並批准開發建設。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虹橋開發區)是上海的第一個開發區,也是全國沿海14個開放城市中最早創建的國家級開發區之一。
198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闢建以對外活動為主要特徵的虹橋開發區,並決定採用以合資企業統一開發經營的模式具體實施。1983年,上海市閔行虹橋開發公司成立。1984年,市人民政府批准虹橋開發區規劃,開發區占地0.652平方公里。1985年2月,上海虹橋聯合發展公司成立並登記註冊,憑藉優越的投資環境,引進外資進行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1988年,首次以國際招標進行土地批租試點,為上海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創造良好開端。至1993年,每平方米土地吸引外資超過2000美元,成為國家級開發區中土地含金量最高的開發區。虹橋開發區以涉外經貿為特徵,是集展覽展示、洽談交易、辦公居住和餐飲娛樂為一體的上海對外活動的一個中心和視窗。虹橋開發區以外貿活動場所為主體,建造國際貿易中心、國際展覽中心、世界貿易商城和高層辦公樓、賓館、飯店、商住樓等20多幢大樓,建有商業、文體、娛樂等綜合服務設施,並闢建外國駐滬領事館區。建築總面積150萬平方米,投資總額為20億美元。
1985~1995年,虹橋開發區共有建設項目74個,總建築面積130萬餘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積60.29萬平方米,已批准項目總投資達15.76億美元,其中契約外資金額11.74億美元。有518家中外金融、商務機構進駐開發區,形成市政配套、設施齊全、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商貿活動頻繁,具有一定規模的涉外經濟貿易中心。
為適應改革開放總體部署,1984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市房產局和長寧區人民政府聯合開發建設為虹橋開發區配套的古北新區的規劃方案。1986年12月,上海古北新區聯合發展公司成立。古北新區規劃用地1.366平方公里,設計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是上海規模最大的涉外高標準住宅綜合區,人稱“豪宅區”。
1984~1995年,古北新區通過成片滾動開發,建成6層高級公寓15幢,高層高級公寓21幢,建築面積共62萬餘平方米,另有公建配套建築0.8萬平方米。在建項目有鹿特丹花園、羅馬花園等20餘幢高層公寓,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同時,建成西郊花園2層獨立式小別墅88幢,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配套設施同步到位。1990~1995年,古北新區共批租土地23.5萬平方米,開發項目建築面積竣工66.3萬平方米。古北新區建築群體,由法國著名城市規劃設計師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設計,以典型的歐陸風格展現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築風貌。

新虹橋被評選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

1995年,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古北新區均被評選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觀”。
隨著虹橋開發區和古北新區的興建,中共長寧區委、區人民政府依據區情,發揮政府職能,做好虹橋開發區和古北新區的配套服務工作。1994年,確定以虹橋開發區為核心,並包括其周邊地區,建設虹橋涉外貿易中心,將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納入“依託虹橋,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虹橋涉外貿易中心,規劃用地1.77平方公里,擬建項目建築面積370萬平方米,其中商業用地面積占70%。至1995年底,虹橋開發區周邊已興建虹橋上海城(一期)、遠東國際廣場等涉外貿易和商務活動等項目。虹橋開發區及其周邊地區成為對外貿易興旺、物資交流順暢、遊樂服務設施齊全的、具有現代國際化水準、面向21世紀的上海西大門經濟貿易中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