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前,全村主要以農耕為主,大部分土地服務於小農經濟。改革開放後,隨著特區政策的步步落實及谷饒鎮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部分村民洗腳上田進廠打工,部分村民外出經商,部分村民在家辦起作坊、工廠,並逐步發展起10多家企業,全村的產業結構逐步得到改善。至目前,全村擁有生產經營性場所70多家,其中,既有建築20多家,小作坊40多家。
隨著私營企業的逐漸增加,個體經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也逐漸得到了明顯改善,使村集體有能力進一步加大了對公共設施等的投入。在上級政府的支持下,在各企業家的踴躍捐助下,新興村已基本上解決了內澇排水問題,村道、巷道也實現了水泥路改造,極大程度上改善了村容村貌,最佳化了生活與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