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歷史
龍興寺位於新絳縣城北街頂端的高崖上。龍興寺據記載,該寺始建於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觀。唐高宗鹹亨元年(公元670年), 改稱龍興寺。當時,寺院建築十分雄偉,規模也相當宏大。 位於新絳縣城北街頂端的高崖上。當你從縣城南關下車,涉過那座人工搭成的小浮橋,或者坐車從浮橋上游的汾河大橋通過,一踏上熱鬧非凡的新絳縣城的街頭,縱目遠眺,首先迎入眼帘的,便是聳立在巍巍高垣上的龍興古寺。 據記載,該寺始建於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觀。唐高宗鹹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稱龍興寺。當時,寺院建築十分雄偉,規模也相當宏大。至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由於武宗李炎大興滅法運動,拆寺毀佛之風盛行,寺內的建築毀之殆盡,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宋代時,太祖趙匡胤曾寓居於此,所以改寺為宮。後因僧人占居,才又恢復了龍興寺之名。該寺基址兀聳,居高臨下,頗有氣勢。原存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和高塔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絳縣委縣政府又廣泛集資,組織義務勞動,廣徵能工巧匠,加固了寺基,整修了殿宇,補建了廊房,並新開了一條直達寺院的寬闊通道。從而使千年古寺,重煥容光,又展新姿。
至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由於武宗李炎大興滅法運動,拆寺毀佛之風盛行,龍興寺內的建築毀之殆盡,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宋代時,太祖趙匡胤曾寓居於此,所以改寺為宮。後因僧人占居,才又恢復了龍興寺之名。該寺基址兀聳,居高臨下,頗有氣勢。原存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和高塔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絳縣委縣政府又廣泛集資,組織義務勞動,廣徵能工巧匠,加固了寺基,整修了殿宇,補建了廊房,並新開了一條直達寺院的寬闊通道。從而使千年古寺,重煥容光,又展新姿。 始建於唐,原名碧落觀。唐高宗(670年)改稱龍興宮。後因宋太祖趙匡胤寓此,又改名龍興寺。
寺坐北朝南,大殿前左右有關公殿、娘娘殿;左側留有山門,前有韋陀樓及西廂房三間,殿後有十三級龍興寶塔。
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斗栱五鋪作雙下昂,為元代遺構。殿內後槽設佛壇,內塑有三世佛及脅侍菩薩9尊彩塑。
龍興寺塔坐北朝南,緊鄰大殿之後,唐建,原高八級,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塌坍予以重修,外皮包以青磚,且增至13級,高42.4米。平面呈八角形,每邊長4.3米,為樓閣式磚塔。寺記憶體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及民國時重修碑記3通,經幢1座。
建築
現存大雄寶殿為元代建築,懸山頂。殿內塑有宋金時期彩塑、盧佛、釋迦牟尼佛、盧舍那佛及侍立觀音、地藏、文殊、普賢。殿前左右各有一配殿。院內為碧落碑亭,亭內是稱譽全國的書法藝術名碑《碧落碑》。此碑高2.26米,寬1.03米,厚0.21米,系唐高宗李治總章三年(公元607年),
高祖李淵第十一子韓王元嘉的兒子李訓、李誼、李撰、李諶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文為篆體,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闕,實有630個字。碑文的用字和結體,雜取鐘鼎、古籀、兼及小篆等文,在前代諸家古體書法的基礎上,加以省變通借,融匯貫通,從而創造出一咱姿態優美,獨具風格的新的古篆體,看上去規整無匠氣,舒暢而且秀逸,是歷來金石家書法家看重的珍品。《廣川書跋》說:“篆字奇古,引筆精絕,不類世篆學。”又言:“此碑超出相斯窠臼,筆法已自深穩。”以致“前人論書率嘆其妙絕”(《金石錄》)。如果沒有相當的古文和書法功底,實在難以辨識和通讀全文。因此在立碑整整二百年後,唐鹹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有個名叫鄭承規的人奉命用正書將碑文釋出,刻於另外一石,以便後世識讀和臨摹。《潛研堂金石文跋》中就記載了這件事說,此碑“篆字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讀,賴有鄭承規釋文稍可句讀。……要非精研六書,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來,篆書家奉此為金科玉律,莫敢輕易一字。”大殿之後,便是赫赫有名的龍興寺寶塔(亦稱絳塔)。據碑誌記載,此塔原為八級,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84年),因年久塌落,重包以外皮,並增高到現在的十三級。塔呈八角形,高約40米,全部是用磨光的青磚砌制。塔身各檐下的椽、柱、斗拱,均為仿木結構,製作頗為工細。塔的每級上均有題額,由下到上分別為一柱擎天、兩莖仙掌、三汲龍門、四大躋空、五雲獻瑞、六鰲首載、七星召應、八風協律、九陌看花、二園蓉境、十方一覽、十二碧城、十州三島。即切題,又有寓意。
令人感到迷惑而神奇的是,據說此塔頂上還曾有過幾次冒煙。1941年《重修新絳龍興寺碑記》中載:“光緒乙亥(公元1875年),塔頂騰煙,僉為青雲直上,為以發達科名之徵兆。”真可謂,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古塔奇觀之謎一定會解開。
相關資料
龍興寺,系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新絳縣城龍興路北端高阜之上。該寺始建於唐,原名碧落觀,唐高宗鹹亨元年(公元6年)改稱龍興寺。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由於武宗大興滅法運動,拆寺毀佛之風盛行,寺內建築幾乎毀之殆盡,唯有塔院得以倖存。宋時,太祖趙匡胤寓居於此,改寺為宮,後僧人占居,恢復龍興寺之名。原存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和龍興寶塔等。1990年,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絳縣委、縣政府向社會集資,組織義務勞動,搶修了龍興塔基和寺院,修建於山門,建起108級青石台階,修建了碧落碑亭等,使龍興寺面貌煥然一新。
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懸山筒瓦頂,梁架為元代遺構,殿內塑宋金時期彩塑毗盧佛、釋迦牟尼佛、盧舍那佛及侍立觀音、地藏、文殊、普賢。彩塑主佛高達4.5米。中央美術學院的吳勞教授及國內不少雕塑專家,美術愛好者,曾先後觀賞臨摹,給予很高評價。
大殿後就是龍興寶塔。
龍興塔
位於新絳縣城北街頂端的高崖上。當你從縣
城南關下車,涉過那座人工搭成的小浮橋,或者坐車從浮橋上游的汾河大橋通過,一踏上熱鬧非凡的新絳縣城的街頭,縱目遠眺龍興塔的騰煙。漸近新絳,在臥牛式的縣城,第一眼就可以看到龍興塔,它居於縣城置高點,又高聳挺拔,顯得十分顯眼,它仿佛向你招手致意,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在外歸來的故人。穿過龍興大街,拾級而上,循望寶塔,這座建於唐、重修於清乾隆年間、高43米的寶塔,因宋太祖曾寓於此,而以龍興塔而命名。塔潔白如玉,八面飛檐系鈴,風吻鈴鐺,叮咚作響,宛如優美動聽的樂曲。雖論高不如洪洞廣勝上寺的飛虹塔,論雄姿不及西安的大雁塔,但龍興塔自有它的奧妙。塔一側有碑文記錄,塔頂屢冒青煙,為世之奇觀,亦為世之謎。對此,一百年前就有明確記載,"光緒已亥(1899年)間,塔頂騰煙,僉為青雲直上"。之後的20世紀40年代、60年代、70年代又有騰煙之奇事,而最近的一次為1993年8月,塔上青煙又起,引來三省八縣市數萬人爭睹為快。塔為何騰煙,國內專家曾多次考證,而不得其解。上世紀70年代的一次騰煙,有人斷定是蚊蟲繚繞,塔下的一居民孤膽攀塔體鐵梯而上,他手執沾有蜂蜜的白布,在騰煙之處扑打,後飛身落到塔下,展開一看,無甚蚊蟲。1993年中秋節的那次騰煙,人們藉助攝像機,把騰煙從40多米的高空拉為近景,裊裊青煙徐徐升騰,粗一看像蚊蟲,細一瞅又似是而非。爭論不休,終沒有一個定語。
龍興塔神,大概就在塔頂的鐵身葫蘆上。縱觀天下之塔,千姿百態,但塔頂冠以幾百公斤重的鐵體葫蘆還孤陋寡聞。當初人們在建塔之時,都埋有鎮塔之寶,有佛高祖的舍利,有世稀的金銀之物。而龍興塔把寶置於塔頂之上,使它在特定的條件下頻頻騰煙,這就是它的絕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