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炒年糕

新昌炒年糕

新昌炒年糕是新昌傳統特色食品,歷史悠久,家喻戶曉。新昌年糕多用粳米(晚米)做原料,質地相較其他年糕更為細密,韌性足,煎、炸、炒、烤、湯五種做法,各具風味,而炒年糕最為常見,新昌炒年糕最具特色在“帶湯”,先炒後煮,年糕充分吸收湯汁,久煮不爛,既有米糕的醇香,因食材搭配不同而各具風味。 在新昌人的食譜里,年糕不僅是必不可少的家常主食,更是一道具有美好寓意的傳統小吃,“吃年糕,年年高”,逢年過節,招待親朋好友、遠歸的遊子,來一碗熱騰騰的“炒年糕”,祝福新的一年裡“步步高升”、“學業有成”。新昌年糕作為一種傳統食品,一般村子的每家每戶多少都會準備些晚米打一些儲在家裡等待來年食用。那時候,打年糕一般都是在臘月左右,一年就一次,打好後用井水浸上,勤快換水可儲上4,5個月不變味。 特點:質地細密,韌性足,湯汁鮮美。

新昌年糕的做法五花八門,而 炒年糕,最為常見。

幾道簡單而精心準備的配菜,

是成就一鍋美食的重要元素。

年糕先切片,再成條,根據個人口味,粗細由人。

而拇指粗細的年糕條,意味一份勁烈大戲的開始。

冬筍切絲,炒年糕的高端組成部分,

吸收泥土精華,剝去層層外殼,赴約一場盛宴的開始。

農村放養鴨蛋,蛋黃濃郁,

清脆的打蛋音,猶如烹飪大幕的鑼鼓開場,

便足以吊起人們的胃口。

蒜苗含有辣素,即可殺菌,又能提鮮。

村間菜地信手拈來,更富異香。

板肉熬油,筍絲乾煸,去除澀味,

在熱力的激發下,散發出筍絲的沉香。

土灶頭的熟練掌控,柴火控制的恰到好處,

是鑑定一個美食創作者的考量因素。

火候、時機、等待,缺一不可,

一鍋富含嚼勁的年糕,也傳達了作者的性格,

煮至湯汁如凝膠,一鍋富含責任與心意的年糕,方可出爐。

盛滿粗壯年糕的強盜碗,

傳達的是一種豪放派的心境,

那種用力咀嚼到太陽穴發酸的過程,

瞬間喚醒心中沉睡的鄉愁

細細品味間,那種發自內心的情感,

是對於故鄉情懷的深深懷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