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納[書籍]

斯通納[書籍]
斯通納[書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即使不能擁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過完整的自我。 蒙塵50年後回歸大眾視野的文學經典。湯姆·漢克斯,麥克尤恩激賞推薦。 《斯通納》作者:約翰·威廉斯,譯者:楊向榮。由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斯通納》講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愛,認同,憐憫,志業,傲骨,信任與死亡。

一個勇者有過的失敗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擁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過完整的自我。

美國,密蘇里州。來自偏遠農場的農家子弟、19歲的威廉·斯通納進入州立密蘇里大學學習農學。自一堂選修文學課為起點,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變。未來的斯通納成為了一名大學老師,結婚、生子、教學、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盡頭,或許他可以坦然面對這個問題:你的一生,還要期望別的什麼嗎?

一部蘊含著真誠、激情與緊湊力量的小說,探究了歷史洪流所忽視的人性之間的衝突、潰敗與倖存,重新喚起思考每個個體獨特存在的意義。作者約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創作背景

一部被7家出版社退稿的小說,在作者43歲時,終於被一位年輕的編輯慧眼識中(另一位由他發掘的作家是托馬斯·品欽),卻因為銷量不濟,很快絕版。但50年來,這本在書店難覓身影的書,卻瘋狂流傳於二手書店與地下文學圈。

蒙塵50年,重新出版,《斯通納》一年銷售超20萬冊,成為水石書店、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紐約時報》、德國《明鏡周刊》年度必讀書,位列荷蘭、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以色列等多國文學暢銷榜頂端。《紐約客》刊發書評:“ 《斯通納》)出版50年後的暢銷,是獻給被虧欠的藝術一次遲來的正名。”

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科倫·麥凱恩將《斯通納》列為自己十大摯愛小說之首,湯姆·漢克斯稱《斯通納》是令其愛不釋手的五本小說之一。

作品評價

威廉斯的寫作顯得澄澈、節制卻準確。就像被打磨光滑的橡木上反射出本色、持久的光澤。它的行文結構潛藏得不為人察覺,且毫無瑕疵,像一棟房子,精妙絕倫到絕無仿製再建的可能。《斯通納》一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以不帶一絲一毫悲喜的冷靜洞察了生活本質的全部。它從本質上觸及了預見期待的與真實體驗的生活間的落差……《斯通納》遲到五十年後暢銷,是獻給被虧欠的藝術一次遲來的正名。

——《紐約客》

斯通納活過,然後死去,如你我一樣。他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就發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寫出這種“簡單”卻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讀這本書是一本令人難過卻又美妙的閱讀體驗。

——《星期日泰晤士報》

約翰·威廉斯的《斯通納》刻畫了一個將追求智識當作對抗無意義的戰爭、拒絕與外部世界作廉價妥協的人的一生。它的意義或許不只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它簡直是一部幾近完美的小說,機構精巧,語言優美,故事動人,展示著一種奪人心魄的完美。

——《紐約時報》

一件文學的珍寶。

——《明鏡周刊》

超乎尋常的力量。直擊生活的真相……語言清澈優美。它是一部獻給所有熱愛文學之人的傳奇。

——伊恩·麥克尤恩(布克獎得主,《贖罪》作者)

這故事絕對能讓你沉迷。

——湯姆·漢克斯

一本精彩絕倫的小說,既豐富又憂鬱,記錄著傷痛與失去的同時也留存了美好溫柔的時刻。這本小說完美展現了小說藝術的要素,它的敘事節奏與情節構架均堪稱完美無缺。這本小說像一條河流,冷靜而又流暢的平靜筆調裹挾著磅礴延綿的力量。

——亞當·福爾茲(英國布克獎提名作家)

《斯通納》是我放在案頭的常備書……它是被遺忘在上世紀的最偉 大的作品之一。這本書的節奏和語言如此之美,是一本不容置疑的文學經典。

——科倫·麥凱恩(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

斯通納里有一種高度有序的娛樂性,但並不容易被體察。作者威廉斯自己將之描述為“逃往現實”,既痛且愛。這本小說的澄澈就是最深刻、最純真的快樂。

——約翰·麥克葛漢(愛爾蘭小說家)

作品影響

2015年,該書入選新浪2015年度中國文學好書榜。

作者簡介

1970年的約翰·愛德華·威廉斯 1970年的約翰·愛德華·威廉斯

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 1922—1994)美國作家,詩人,學者。輟過學,當過電台播音,從過軍。退役後入大學就讀並獲博士學位。於1945年-1985年間在母校丹佛大學任教,教授大學英語及創意寫作。曾編輯出版學術文集《文藝復興時期的英語詩歌》,也創作過兩本詩集。

一生只寫了四部小說:《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鎮》(1960)、《斯通納》(1965)、《奧古斯都》(1973,本書當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對約翰·威廉斯的寫作,英國作家朱利安·巴恩斯評論:“當我稱之為‘絕佳’,我的意思是它們(《屠夫十字鎮》《斯通納》)已經超越了各自類型範圍內的評價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