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登

斯登

Mk Mk Mk

檯球桿法斯登

基本信息

stun,翻譯成司登或者斯登。它是檯球技術的一種打法。 就是使分離角等於90度(或者是定桿)的桿法。 斯登不一定要發力。本來斯登是範圍很廣的桿法,只是使分離角接近90度的一種桿法。細分還有斯登跟進、斯登後退、斯登塞。大力小力都可以是斯登。
通常大家理解的斯登指力量比較大擊點在中心附近,使母球撞擊目標球後只有很少的鏇轉的桿法。

桿法細分

斯登跟進:擊球後,白球向前行走。打白球的中間,稍微往上一點,打出球去白球就往前跟進一小段距離。
斯登後退:擊球後,白球後退。
斯登塞:擊球後,白球改變原有走動路線。

斯登和高低桿的區別

高桿是跟進的距離長,而用斯登白球跟進距離短。斯登是中間偏上、偏下一點點才出效果呢。如果偏的多了 就成高桿和縮桿了。

斯登衝鋒鎗

基本信息
斯登衝鋒鎗(Sten,有時寫作STEN或Sten gun)是英國二戰時期大量製造及裝備的9 x 19毫米衝鋒鎗,英軍一直採用至1960年代。斯登衝鋒鎗是一種低成本、易於生產的武器,而STEN一詞是一個首字母縮略字,分別指設計師Reginald Shepherd、Harold Turpin及生產商Enfield(恩菲爾德)。斯登衝鋒鎗在1940年代共製造了超過4百萬。誕生過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保守自大的英國官方對衝鋒鎗並不感興趣,所以英國陸軍斷然拒絕了採用衝鋒鎗。
1940年,英國在法國遠征軍敦克爾克大撤退,儘管撤退成功了,但是大量武器都被士兵扔在了海灘上。於是,防止德軍入侵英倫三島的議題提前浮上檯面了。當時,英國什麼樣的武器都缺。不僅由於在法國損失了一大批武器,戰時陸空海軍都擴編了,加之新成立了國民警衛軍,因此需要武器裝備,特別是輕便武器,其中自然包括奇缺的衝鋒鎗。需求數量之大.時間之緊,可想向知。所以,司登衝鋒鎗可以說是大戰逼出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英國兩個槍械設計師謝波德和杜賽賓在英菲爾兵工廠著手研發衝鋒鎗。研發成功後,命名時取設計者Shepperd和Turpin姓氏的首字母和工廠名稱Enfield(恩菲爾德)前兩個字母組成,即Sten,中文音譯為“司登”或“斯登”。

衍生版本

斯登衝鋒鎗有多種衍生版本,共有約4,500,000把在二戰中服役。
Mk I
Mk I是斯登衝鋒鎗第一種版本,造工較好,裝有圓錐形消焰器、木製可摺疊前握把(有些為鋼製)、鋼製管型槍托、可轉動的主握把以便於貯藏,穿孔的槍管護套包圍整條槍管。在改為Mk II前Mk I共生產了約100,000把,而德軍對他們繳獲的斯登Mk I命名為“MP.748(e)”。
全長:896毫米 (35.3寸) ,槍管長:198毫米 (7.8寸) ,空槍重量:3.9公斤 (7.2磅) 。
為了加速生產及降低成本,Mk I亦有推出簡化版本,這種簡化版本移除了木製前握把、及消焰器。
Mk II
Mk II是大量生產的版本,共製造了約2,000,000把,Mk II比Mk I的造工較為粗糙以降低造價,方便大量生產。該型移除了前握把、護木及消焰器、改用比槍管短3寸的可拆式槍管護套。保留鋼製管型槍托,槍管護套上仍保留三行,每行三個的穿孔,部份Mk II裝有木製槍托。德軍對他們繳獲的斯登Mk II命名為“MP.749(e)”。
全長:762毫米 (30寸) ,槍管長:196毫米 (7.8寸),空槍重量:3.0公斤 (6.7磅) ,發射速率:550發/分鐘,有效射程:150-200米。
加拿大在二戰時期亦有製造及裝備斯登衝鋒鎗,由位於安大略多倫多的Long Branch Arsenal生產,他們的斯登衝鋒鎗與Mk II非常相似,但改用下彎式槍托,加拿大斯登衝鋒鎗首次出現於1942年迪耶普戰役的加拿大部隊。
加拿大改型全長:896毫米 (35.3寸) ,槍管長:196毫米 (7.8寸),重量:3.8公斤 (8.4磅)
Mk III
Mk III是比Mk II及Mk I更為簡化的版本,由英國Lines Bros Ltd及加拿大生產。比Mk II的不同之處是Mk III採用固定焊接槍管,一體化機匣及退彈口,槍管護套加長至包圍整條槍管。德軍對捕獲的斯登Mk III命名為“MP.750(e)”。
全長:762毫米 (30寸),槍管長:196毫米 (7.8寸) ,空槍重量:3.18公斤,發射速率:550發/分鐘,有效射程:150-200米。
Mk IV
Mk IV是一種沒有推出的縮短試驗型,Mk IV的大小接近手槍尺寸,裝有特製的圓錐形消焰器、垂直式主握把、輕型鋼製摺疊槍托及短槍管。
Mk V
市場花園行動中英軍傘兵的斯登Mk VMk V加裝木製主握把及前握把、木製固定槍托及刺刀座,當時的英軍傘兵佩用的彈匣帶可攜帶7個彈匣。
全長:762毫米 (30寸)
槍管長:196毫米 (7.8寸)
空槍重量:3.86公斤
發射速率:600發/分鐘
有效射程:150-200米
Mk VI
Mk VI是斯登衝鋒鎗的最後一種改進型,為英軍昔日之制式裝備。全長:908毫米 (35.8寸) ,槍管長:198毫米 (7.8寸) ,空槍重量:4.45公斤 (9.8磅)。
消聲型 Mk IIS
Mk IISMk IIS及Mk VIS(又稱6(s))是加裝整體式消聲器的版本,消聲型比普通版較重,槍管在全自動發射時較快過熱,槍口初速亦降至只有每秒305米(1000尺/秒),消聲型裝有木製主握把及木製固定槍托。
在1943年開始,消聲型主要被英軍及歐洲的盟軍特別行動部隊(SOE)採用,德軍對捕獲的斯登Mk IIS命名為“MP.751(e)”。而另一種二戰英軍消聲型槍械是德利爾卡賓槍(De lisle carbine)。
其他仿製及衍生型號
Norwegian Sten- 挪威納粹德國占領時地下反抗軍推出及裝備的版本。
Polish Sten- 波蘭反抗軍在1942年至1944年接收了約11,000把斯登Mk II,當時波蘭最少有23間地下兵工廠仿製,名為“Polski Sten”。
Gerät Potsdam - 1944年德國毛瑟開始為德軍仿製斯登Mk II,共製造了約28,000把,命名為“Gerät Potsdam”。
Austen Mk I - 澳大利亞在1942年至1944年接收了約45,000把由英國Lithgow Small Arms Factory,澳大利亞陸軍以Austen Mk I作制式衝鋒鎗,一直服役到1966年。
MP 3008 - 納粹德國在1945年二戰末期製造的衝鋒鎗,仿製斯登衝鋒鎗。
M3衝鋒鎗 - 美國以斯登衝鋒鎗的設計改進而成,在二戰時期大量生產的版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