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先後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和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主攻社會問題與社會發展、城市社會學、全球化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
自1990年以來,曾先後在《社會學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中國研究》(日本)等海內外80餘家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有近40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或重點轉摘。先後出版《網路陰影:問題與對策》(2002)、《承傳與創新:現代性、全球化與社會學理論的變革》(2003)、《非政府組織與中國社會發展》(2004)等各類著作、教材(含合著)10部、主編叢書一套(共5本)、譯著(主譯)3本,發表各類著述累計近200萬字。此外,2001年以來,先後獨立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教委“曙光計畫”項目、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建設項目和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科研項目各1項以及其他各類橫向課題研究6項,並作為領導成員參與教育部首批重大攻關項目(系子課題主持人)及若干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2003年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和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畫。2004年1-4月曾在美國密西根州大河谷州立大學(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社會學系和社會工作學院做訪問學者,期間,分別在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西密西根大學等高校做過學術演講和交流。2009年曾在法國里昂二大和里昂人文高師做過訪問教授。
現為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 、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系兼社會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併兼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理事、全國青聯社科聯誼會理事、上海市社會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上海市社會學E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上海市社會學學會國外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社會工作者協會理事、上海市社區青少年事務專家督導委員會委員。
人物榮譽
2004年入選教育部首批新世紀優秀人才;
2003年入選上海市曙光人才;
2007年入選上海市中青年領軍人才;
2018年1月5日,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建議人選名單。
研究方向
社會學理論、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社會問題與社會發展
自1990年以來,曾先後在《社會學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現代社會理論研究》(日本)等海內外80餘家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其中有近60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或重點轉摘。先後出版各類著作、教材(含合著)14部、主編叢書一套(共5本)、譯著(主譯)4本,發表著述累計200多萬字。2001年以來,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及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省部級項目6項以及其他各類橫向課題研究20多項,並作為核心成員參與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及若干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
主要貢獻
著作
《承傳與創新:現代性、全球化與社會學理論的變革》(文軍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非營利組織與中國社會發展》(與王世軍合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網路陰影:問題與對策》(文軍等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網路與國家安全》(與胡鍵合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社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國際比較研究》(文軍主編),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社會學理論:經典傳統與當代轉向》(文軍主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社會工作實務手冊》(與朱眉華共同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1月版
《現代意識與都市發展:社會學的視角》(與羅國振共同主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社會學經典命題》(文軍主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社會工作》(文軍主編,國家職業資格一級二級考試指定教材),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社會工作模式:理論與套用》(文軍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學校社會工作案例分析》(文軍主編),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質性研究概論》(文軍、蔣逸民主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社會學》(修訂版)(吳鐸、文軍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譯著:《全球社會學》(文軍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譯著:《社會理論與現代社會學》(與趙勇合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
譯著:《情感社會學》(與孫俊才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譯著:《人類情感——社會學的理論》(與孫俊才合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版
學術論文
1、文軍:《農民市民化:從農民到市民的角色轉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社會學》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
2、文軍:《論社會學研究的三大傳統及其張力》,《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3、文軍:《歷史困境與未來挑戰:西方社會學理論面臨的主要危機》,《社會科學輯刊》2004年版第3期。
4、文軍:《批判、維護與超越——從後現代、全球化與現代性的關係看社會理論的新發展》,《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4期。
5、文軍:《從分治到融合:近50年來我國勞動力移民制度的演變及其影響》,《學術研究》,2004年第7期。
6、文軍:《論社會學理論範式的危機及其整合》,《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2期轉摘
7、文軍:《1980年代以降の中國における歐米社會學の導入と発展》,《現代社會理論研究》(日本),人類科學社(人間の科學社)出版:415-426。
8、文軍:《論我國城市勞動力新移民的系統構成及其行為選擇》,《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卡片《社會學》2005年第2期摘要轉載
9、文軍:《現代性反思與經典社會學理論的重建——兼論社會學中全球化研究範式的確立》,《浙江學刊》,2005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8期轉摘
10、文軍:《從移植與融合到反思與重建:1980年代以來歐美社會學理論在中國的引進與發展》,《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5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1、文軍、唐中毛:《論當代馬克思主義與西方基督教神學的對話》,《社會科學輯刊》,2005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宗教學》2006年第2期全文轉載。
12、文軍、杜玉華:《結構的合理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從社會結構的分化與整合看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上海:《理論文萃》2005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體制改革》,2006年第1期全文轉載。
13、文軍、張賽軍:《社會資本與社區脫貧——對社會資本獨立性功能的分析》,蘭州:《西北師大學報》,2006年第3期。
14、文軍:《論農民市民化的動因及其支持系統——以上海市郊區為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6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5、文軍:《從季節性流動到勞動力移民:城市農民工群體的分化及其系統構成》,上海:《探索與爭鳴》,2006年第1期。
16、文軍:《夯實社會基礎是建設民間組織的關鍵》,上海:《探索與爭鳴》,2006年第4期。
17、文軍:《為何理論與理論何為——兼論對中國社會學理論研究現狀的反思》,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1期。
18、文軍:《論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的基本特徵與發展趨勢》,成都:《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1期。 《新華文摘》2007年第8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7年第4期全文轉載
19、徐連明、文軍:《論社會學視域中的意識形態研究》,南京:《江海學刊》,2007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7年第6期全文轉載
20、文軍:《社會學理論的變革及其發展趨勢》,北京:《光明日報》(理論版)2007年12月4日。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8年第1期全文轉載
21、文軍:《社會工作:和諧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變革力量》,蘭州:《西北師大學報》,2008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12期要點摘編
22、文軍:《個體主義還是整體主義:社會工作核心價值觀及其反思》,上海:《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18期全文轉載。
23、文軍、劉擁華:《社會重建的社會文化邏輯》,長春:《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9年第1期全文轉載
24、文軍:《身體意識的覺醒:西方身體社會學理論的發展及其反思》,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第1期全文轉載
25、文軍、黃銳:《論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模式及其對中國的啟示》,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4期轉載;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09年第2期全文轉載
26、文軍:《農民的“終結”與新市民群體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區農民市民化為例》,成都:《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2期。
27、文軍:《在應對社會學總體性危機中促進學科研究的整體轉向》,南京:《江海學刊》,2009年第3期
28、文軍:《當代中國社會工作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上海:《社會科學》,2009年第7期。
科研項目
200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的最新進展――非主流社會學的影響及其趨勢”。
教育部首批重大攻關項目:“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研究”子課題二(總課題負責人為童世駿教授):“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個體狀況”
2003年度上海市“曙光計畫”項目:“從農民到市民:上海市郊區農民市民化研究”
2004年度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從非農化到市民化:我國城市化戰略的深層轉型與意義重建”
200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城市化的未預期後果及其對居民社會結構的影響”
2009年上海市世博局課題:“城鄉互動中的移民問題”
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農民的“終結”與新市民群體的角色再造——大都市郊區農民市民化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