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當代學術界長期以來對文藝民族形式論爭研究相對薄弱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對它賴以產生的政治、文化根源的複雜性認識不夠,或者說對其與民族主義政治策略、民族國家文化建構之間的關係認識不足。民族形式與民族主義、民族國家文化、民間形式的內在關係,使文藝民族形式運動的產生與發展具有歷史必然性。
作者簡介
石鳳珍,1968年生於山西太原。2005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獲文藝學專業博士學位。2006年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博士後流動站。現任山西大同大學文史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藝思潮,中國近現代學術與思想史。已在《文藝研究》《文學評論》等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
目錄
序
緒論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二、學術價值和研究意義
三、研究方法
四、本書的主要觀點和內容構架
第一章 文藝“民族形式”:民族主義的文化訴求與民族國家的文化建構
第一節背景:民族主義政治轉變影響下的文化上的民族主義訴求
第二節文藝“民族形式”運動的發起及任務
第三節“民族形式”命題的理論來源與理解
第二章 論爭焦點之一:對“五四”新文學的評價
第一節對“五四”新文學評價的情況考察分析
第二節“歐化”與語言民族主義
第三節民族化與現代化的緊張與意識形態轉變的需求
第三章 論爭焦點之二:“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論爭
第一節“民間形式中心源泉論”的論爭概況
第二節“現實主義中心源泉論”與胡風的“五四傳統—現實主義”闡釋框架
第三節向林冰“民間形式中心源泉論”的內在理路及思考
第四章 文藝“民族形式”運動:中國文學現代化道路的轉折點
第一節從個人主義文藝到團隊精神文藝的轉變
第二節知識分子的階層分化與地位轉變
第三節創立中國文化與文學現代性的新模式
結語
相關歷史資料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