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背後的抗戰故事

文物背後的抗戰故事

《文物背後的抗戰故事》首次用遺世文物,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展示北平抗戰歷史的風雲。通過走訪多家文物收藏單位和抗戰文保單位,我們發現眾多文物、甚至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文物背後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抗戰細節。從打響全面抗戰第一槍的盧溝橋事變,到抗戰勝利結束,每一個階段都有無數文物默默記錄著,成為控訴日軍侵華的見證人。

作者簡介

北京市文物局,是負責本市文物和博物館事業管理工作的市政府直屬機構。其主要職責為落實和貫徹國家關於文博和博物館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完善博物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北京市世界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單位管理工作;負責本市的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負責管理本市民間收藏文物及其流通活動;培育、引導和扶持文物和博物館領域相關產業健康發展等。

目錄

第一篇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侵略與抵抗
日本軍國主義侵占了東三省後,又覬覦關內,引發了古 北口長城抗戰。1937 年 7 月 7 日,全面侵華戰爭在盧溝橋 打響了第一槍,自此給北平乃至全國人民帶來無盡的災難與創傷。面對外敵侵犯,中國共產黨、中國守軍將士、愛國民 眾奮起殺敵。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白杯烈酒誓師聲 / 3
趙登禹墓前追思英烈 / 7
青山有幸埋忠骨
——古北口人民合力修建肉丘墳 / 12
宛平城頭憶烽火 盧溝橋上聞獅吼 / 16
警示戰火的守護神
——回龍廟鴟吻的如炬目光 / 19
歌詠其義 以長其言
——重唱《盧溝橋歌》 / 23
聞名遐邇的二十九軍大刀與大刀隊 / 27
烽火一文字山 / 31
黑山扈戰鬥紀念碑 / 34

第二篇章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日軍的暴行
北平淪陷之後,日軍全面控制了北平的政治、文化、經 濟各領域,對北平的社會生活造成極大的破壞。在日軍的殘 暴統治下,大量的無辜平民和愛國志士慘遭荼毒,家破人亡。 高壓統治慘絕人寰,經濟秩序崩塌致使民不聊生,對北平這 座古都的文化破壞,更是讓人痛心疾首。

故宮銅缸見證侵略 / 39
硝煙下的文物大遷徙 / 44
抗戰時期遺失的“北京人”頭骨 / 50
捍衛中華民族文化之根
——與日寇智爭居延漢簡 / 56
鄭振鐸搶救稀世孤本 / 60
貨幣背後的抗戰故事
——“中國聯合準備銀行”與“聯銀券” / 65
在日軍鐵蹄下涅槃的“北大紅樓” / 69
人性的光輝永遠閃耀
——房山教堂慘案再回首 / 73
長辛店侵華日軍吃人狼狗隊
——加藤部隊 / 77
天壇與日本 1855 細菌部隊 / 81
鐫刻在銅板上的自供狀
——日本“支那事變記念章牌” / 87

第三篇章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人民的怒火
淪陷下的北平人民,並沒有就此沉淪,面對日軍的獸行,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政策的影響下,在愛國熱忱的鼓舞下,涌 現出了眾多慷慨悲歌之士,展現出了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 他們與日軍鬥智鬥勇,為守護北平,打擊侵略者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一個人”的抗戰
——白塔寺羅德俊手書 / 95
葉恭綽瞞天過海護寶記 / 100
戰火中的青春
——北平學生移動劇團的故事 / 107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
——愛國師生的抗日救亡運動 / 112
國之興亡,匹夫有責
—— 一代大師的抗戰軼事 / 116
奔馬
——抗戰時期徐悲鴻先生的真實寫照 / 120
白石老人與《七雞圖》 / 125
絕世名伶梅蘭芳 / 129
悽美青衣淚 鐵血赤子心
——程硯秋故居 / 134
西四北報子胡同 8 號
—— 一處鮮為人知的抗戰見證地 / 138
石景山鐵廠抗戰事瑣記 / 141
正陽門箭樓為抗日救亡打開了一扇窗 / 145
北平抗戰中的“滿鐵”秤砣 / 150

第四篇 章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反擊與曙光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之後,中華各族兒女同仇敵愾,對抗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更是與日軍展 開了殊死決戰。數不清的正面交鋒,靈活多變的游擊戰術, 戰場上的針鋒相對,戰場下的暗自較量,傾訴著軍隊誓死守衛家國領土的決心。八年抗戰,滿腔血與淚,艱難困阻多, 但北平終於迎來了曙光。

巧除日軍
——馬家堡火車站事件 / 157
刺殺日軍軍官事件 / 161
石碑之殤
——清代墓碑上的抗戰印記 / 165
霞雲嶺飛出不朽的歌 / 168
憶馬燈背後的抗日英雄陸平 / 172
青史先烈寫 紅旗後人擎
——記昌延聯合縣第一任縣長鬍瑛 / 176
“小白龍”白乙化 / 179
北京的“奧斯維辛”
——炮局監獄 / 184
人民第一堡壘
——焦莊戶地道 / 188
抗戰中的軍民魚水情
——記蕭克將軍的碗 / 193
見證抗戰歷史軍民魚水情的挎包 / 197
八年終挫不義師
——太和殿日軍投降 / 202
民族號筒音長響 軍民浴血復家園
——由一幅“解放區形勢圖”說起 / 206
後 記 / 210
守護老兵 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為抗戰老兵售書捐贈活動 / 2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