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包裝

文物包裝則是指使用適當的包裝材料、包裝容器,並利用相關的技術(並不局限於包裝技術),保證文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並有效地控制包裝容器內的文物保存環境,保持文物本身所蘊含的歷史、藝術、科學等信息和價值不受影響。

文物包裝是保護文物在運輸過程中狀態完好和信息完整的重要措施。

基本信息

文物包裝的概念

根據國標《包裝通用術語》定義,商品包裝是指在流通過程中保護商品,方便運輸,促進銷售,按一定的技術方法而採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等的總體名稱。也指為了上述目的而在採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的操作活動。根據在流通過程中的作用不同,包裝可分為運輸包裝和銷售包裝兩類。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文物包裝屬於運輸包裝的範疇。由上述概念可知文物包裝則是指使用適當的包裝材料、包裝容器,並利用相關的技術(並不局限於包裝技術),保證文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並有效地控制包裝容器內的文物保存環境,保持文物本身所蘊含的歷史、藝術、科學等信息和價值不受影響。其主要作用是保護文物並維持其價值,它涉及包裝材料的選擇、包裝方法、防護措施、以及內部環境控制等內容。 文物的種類繁多,性質特點和形狀各異,因而它們對包裝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除部分殘損嚴重、保存狀況不佳的文物或極其珍貴的孤品文物不適於搬遷運輸而不宜包裝,其它保存狀況良好的文物都需要有科學的包裝,才能被遷移、運輸以滿足文物展示、研究等方面的需求。文物包裝是文物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是因為,文物包裝是保護文物在運輸過程中狀態完好和信息完整的重要措施。經過科學合理包裝的文物,便於運輸,裝卸,搬運,儲存,保管,清點,為文物的管理、展示、研究等工作提供了支持。

文物包裝技術

1、文物包裝工藝

文物的造型、結構 ,包裝箱的結構以及包裝支撐與防護結構等 ,均會影響包裝工藝。從包裝層次來看 ,文物包裝工藝的基本內容包括:接觸面包裝、阻隔包裝、防震與緩衝包裝、箱體外包裝、貨櫃體包裝。小型文物的包裝通常會涉及到貨櫃體包裝,大型文物則為單箱體包裝。

(1)接觸面包裝是指直接接觸文物的包裝。其主要目的是對文物表面進行防護,防止文物與其它包裝材料發生磨擦而造成表面損傷。通常使用質地柔軟的綿紙等材料進行包裝。

(2)阻隔包裝是用來控制文物包裝內環境,阻斷文物包裝內環境與外部環境的溫度、濕度以及氣體等環境因素的交換和傳遞,以保證文物保存環境的穩定性。

(3)防震與緩衝包裝,是文物包裝設計中最關鍵的部分。文物在運輸、裝卸過程中,都會有力作用在文物之上,並可能使文物發生機械性損壞。為了防止文物遭受損壞,就要設法減小外力的影響,防震緩衝包裝就是指為減緩文物受到衝擊和振動,保護其免受損壞所採取的一定防護措施的包裝。防震包裝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全面防震包裝方法。全面防震包裝方法是指文物和外包裝之間全部用防震材料填滿進行防震的包裝方法。 部分防震包裝方法。部分防震包裝方法是指在文物的受力點局部地使用防震材料進行襯墊的方法。

懸浮式防震包裝方法。對於某些易損的文物,為了有效地保證在流通過程中不被損壞,要求外包裝容器比較堅固,然後用繩、帶、支架等將被裝物懸吊在包裝容器內,在運輸裝卸過程中,無論是什麼操作環節,內裝的文物都被穩定懸吊而不與包裝容器發生碰撞,從而避免損壞。

2、文物包裝結構

(1) 外包裝。 分為常規式外包裝箱和直接式外包裝箱。外包裝箱必須設計成長方體型 ,以便於大型化、集裝化運輸。一般採用木箱。木箱通常設計為類似與板式家具的構件,整個箱體由六塊面板構成,用螺栓連線,可適用於不同造型和結構的文物包裝。外包裝箱應具有堅固性及較強的防震、防衝撞、抗壓和防水性能。按照運輸方式的不同,常規式外包裝箱的尺寸規格通常分為陸運和空運兩種;直接式外包裝指一些份量較重(如大型石雕、陶塑、青銅器等)、體積較大(如屏風、寶座、家具等)的文物,需直接裝箱運輸。直接式外包裝箱的尺寸規格依據文物的外形尺寸而定,但箱體的尺寸要比文物至少大出5-10cm,以便防震層的製作。直接式外包裝箱應特別注意板材的選用,尤其是份量較重的文物,應選用質地堅實、承重力強的板材。必要時可用木方作框架、橫撐加固。避免發生包裝箱變形,破損等現象。具體可參照國家文物局《出國(境)文物文物包裝工作規範》、GB /T 4892 —1996《硬質直方體運輸包裝尺寸系列》、GB /T 16471 —1996《運輸包裝件尺寸界限》中的相關規定,使文物包裝箱尺寸儘量符合運輸、裝卸等各個環節的要求。

(2) 內包裝。 內包裝箱(盒)一般使用多層板或瓦楞紙為材料,尺寸規格依據文物的外形尺寸而定,通常設計成長方體形,便於在外包裝箱內進行組合放置。內包裝箱首先應考慮產品的防震包裝 ,同時根據文物保存環境的要求,在箱內放置防蟲劑或乾燥劑。

3、文物包裝材料

文物包裝材料是指用於製造文物包裝容器和構成文物包裝產品的總稱。文物包裝材料分為主要包裝材料和輔助包裝材料, 主要包裝材料是構成文物包裝的主體材料, 常用的有木材、瓦楞紙、複合材料等。製作內、外文物包裝箱均應使用目前國際通用的複合木質材料為板材,如多層板、夾心板等。如需使用原木為材料,則必須經過高溫滅菌處理的。輔助包裝材料在製造包裝容器和包裝操作過程中起輔助作用, 促進文物包裝的功能更完善, 常用的有襯墊材料,如各種棉襯墊、氈墊、綿紙等; 防護、減震材料, 如海綿、各種密度的聚氯板和高密度聚苯板等;粘合材料, 如各種粘合劑等; 密封材料, 如防潮密封膠條等; 隔離物,如各種隔板、襯片等; 緊固物, 如各種綑紮帶、鐵釘、螺釘、銷釘等; 標誌物, 如各種標籤。

由於文物包裝要求強化其防護性能, 所以在選用包裝材料時要充分考慮文物包裝、運輸的條件和環境。文物包裝的防護主要是以下兩方面: 一是防止運輸過程中的衝擊和振動等動應力的破壞作用, 二是防止運輸過程中的自然因素,如溫濕度、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微生物、風、霜、雪、塵埃等腐蝕性介質的作用。為此必須選取高性能的緩衝襯墊材料進行緩衝防震包裝, 選取具有足夠強度的包裝容器,如瓦楞紙箱、木箱來抵抗動應力的作用, 選取高性能的阻隔包裝材料來進行阻隔包裝, 減少或隔絕外界因素對內裝物的影響, 如採取防潮、防水、防霉、防蟲等包裝技術方法。目前用於文物包裝的緩衝材料主要是質地柔韌、彈力好的高密度吹塑板及泡沫塑膠等材料, 用於阻隔包裝的材料是一些高性能的複合材料, 如聚偏氯乙烯材料, 它有效地阻隔了外界的水蒸汽, 是一種較理想的阻隔材料。文物包裝設計時所選用的包裝材料, 需對文物的性能、運輸、儲存環境及包裝材料本身的性能、生產工藝和成本費用等進行綜合考慮, 合理選用。

4、文物包裝的技術與方法

包裝技術和方法是決定包裝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文物包裝技術和方法是指為保護文物,方便運輸,便於流通過程中的文物管理而採用容器、材料及輔助物對文物進行包裝的技術和方法。包裝技術有防潮包裝技術、防鏽蝕包裝技術、防霉包裝技術等。

文物包裝方法通常採取以下方式:

(1)懸空減震法:箱內立支架,將文物置於支架上架空,然後固定於其上。

(2)綑紮法:先將兩塊多層板做成直角形框,將文物放置其上,用帶子把文物綑紮在背板上。注意底板和背板均應貼上較厚防震層,背板的防震層還應依照器物的形狀镟挖出大致凹槽,增大接觸面,以便增加固定效果。

(3)點式固定法:在箱內壁選兩組對稱點,貼上高、中密度吹塑板塊,以使文物固定於箱中。

(4)緊壓法:選定若干個受力部位,用包裹海綿或貼上絨氈的木方將物體緊壓、固定於箱體上。

(5)镟挖法:依照文物的形狀,在較厚的中密度板、海綿板上镟挖出凹槽,將器物放置其中,使之不移位。此種方法適用於小件玉器、瓷器、金銀器,以及形狀不規則的文物。

(6)設計與文物造型凹凸相對的成型墊料 ,用於保護文物的邊角和局部裝飾物。

(7)將造型互補的文物,如器蓋與器身,凹凸相對互疊 ,在可能相互接觸的表面間夾襯襯墊,並在文物每個角放置襯墊 。

(8)對於體態和重量較大、造型較複雜的文物 ,應設計擋板和支撐柱,保證包裝箱與文物表面有一定距離,避免文物突出部分(如青銅鼎的耳部等)、易碎或易損部位受力。

(9)對於文物的活動部件如提梁、鏈等,應採用捆、扎、頂、墊、塞等方法進行必要的固定。

(10)對於易損文物 ,如瓷器、玻璃器等應在其上面鋪墊一定厚度的襯墊,在四周邊用泡沫塑膠、海綿等材料護墊。

要充分發揮文物包裝的功能, 就要選擇適當的包裝材料, 根據文物的具體特點和要求選取相應的包裝技術和方法, 然後進行有效、合理的包裝設計,設計出科學、合理、經濟、牢固的包裝, 真正體現出文物包裝的特點。

5、文物包裝信息的編制

(1) 包裝箱內文物信息的編制:應在封箱前對箱內文物進行清點,認真核對箱內文物狀況,並填寫文物包裝標籤,列出文物的基本信息,如條件許可,還應附上文物照片;

(2) 文物包裝、運輸操作信息的編制:根據文物的包裝工藝,考慮運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 ,編制文物運輸、裝卸及包裝拆解操作規程信息,對包裝結構複雜的文物包裝件,應在箱體上標註出主要固定結構的位置,以及包裝拆解的順序;

(3) 相關輔助信息的編制:即包裝運輸標誌。主要包括:易碎標誌、防雨標誌、向上標誌等。

這三類信息均可採用簡要文字、圖示、代號等形式標註在包裝件比較醒目、且不易被擦傷的部位。為了讀取方便 ,儘量把所有信息標註在文物包裝箱的多個側面。

文物包裝的原則

文物包裝的原則是根據文物包裝工作的規律,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它包括:安全性原則、真實性原則、選擇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環保性原則。

1、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這是文物包裝工作的第一原則,在文物包裝運輸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應首先滿足安全性的要求。安全性原則是要求包裝設計確保文物安全,不能使文物在各種搬動、運輸等環節上損壞。這就要求包裝前對文物要進行科學的分析,採用合理的包裝方法和材料,並進行可靠的結構設計,甚至要進行一些特殊的處理。例如,包裝箱使用木板就必須進行特殊的殺菌、殺蟲處理等。

2、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原則是要求包裝材料和包裝操作過程中,保證文物本身所具備的各類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這就要求在選擇內包裝材料時,尤其是直接接觸文物的包裝材料,應避免選擇可能對文物本體造成污染的材料,包括文物表面色澤的改變、包裝材料中可能的化學物質對文物本體的滲透,而改變文物的物質成份;同時還應注意在包裝操作過程中避免造成文物表面的磨擦和磨損。

3、選擇性原則

選擇性原則是指對包裝對象的選擇。如前所述並非所有的文物都適於搬運,文物本身包括其內在價值,即歷史、藝術、科學等價值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和易損性,而文物包裝運輸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不穩定過程,有許多難以預見的對文物的潛在威脅,任何包裝性損壞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對於保存狀況不佳、殘損嚴重的文物,包裝人員應及時與文物保護人員和文物使用部門進行溝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文物預先進行保護修復和加固處理,改善其保存狀況,使之適宜於運輸,經過科學分析和模擬實驗,確認適合包裝的情況下,進行包裝工作;否則必須更換文物。對於不宜運輸的文物絕不勉強包裝,避免造成對文物的損害。

4、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文物包裝的設計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而不能僅僅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包裝設計應具備有科學的特徵,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其中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要體現科學技術為設計服務。新的科技成果的採用,新的設計方法實施;文物的包裝設計應當充分利用當代的科技成果,採用最新的工藝手段,這樣才能創造出可靠、安全的文物包裝。設計方案應在對文物本體結構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合理地選擇包裝材料,科學地確定包裝造型結構和防護方法,運用先進、適用的包裝技術與工藝,使包裝整體結構具有最大的合理性和足夠的強度,充分保證文物的安全,並取得各包裝功能間的綜合平衡。另一方面設計本身應具備科學的便利性,這是文物包裝工作本身和文物搬遷運輸工作的要求,如包裝容器的設計應便於文物的搬運和吊裝等;包裝容器外側應設計有關於包裝內容物的簡單說明,以方便運輸過程中的管理和統計。另外文物包裝設計還應遵從相關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以及部門標準,使文物包裝工作規範化、標準化。

5、環保性原則

減少包裝廢棄物是文物包裝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文物包裝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增加無污染意識和環保意識,遵守針對包裝材料及包裝廢棄物提出的新標準和新法規,儘可能地使用廢棄物少、能回收重複利用、易於回收再生或自行降解的綠色包裝。在進行包裝方案設計的同時,就應考慮包裝廢棄物的處理方案,或回收再用,或加工再用,以構成一個完整的包裝廢棄物良性循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包裝輔料(如緩衝泡沫等)能減則減,可省則省,能代就代;包裝容器上應有材料標識符號,並在包裝拆解後,將包裝材料收歸於原包裝容器內,便於再次利用;包裝廢棄物儘可能回收再生利用,減少一次性包裝。在包裝設計中還要注意合理開發那些節省資源的包裝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