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在北大念研究生時,一位前輩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們很幸福,可以全心全意讀書,學到真正的學問……我們那個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國家太忙,超英趕美學蘇俄……沒有空閒念書。這位前輩當時跟我眼下的年歲差不多。回想起來,他這番話確有幾分道理——轉眼間,國家又忙起來,仍然是超英趕美,只不過學的不再是蘇俄,而是“全球化”……要是我這會兒才到讀書年齡,恐怕也很難全心全意念書。我們那個時候(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讀書,心思的確很單純,可謂心無旁騖——不過,我的讀書年代真的幸福得緊?
不見得。
無論讀本科還是念研究生時,我都不大清楚什麼書真正值得去細讀,即便知道柏拉圖、亞理士多德、康德、海德格爾的書值得讀,也不知道怎么讀……實際上,我一直在不斷自個兒摸索什麼書值得讀以及如何讀——而且始終帶著一個心愿:想要清楚知道,因現代性而支離破碎的中國學術思想最終在哪裡落腳……種種經驗和教訓,餘溫猶存。
收在這裡的文字,大多是我晚近十多年來做編輯工作的副產品,個別篇章在結集時有所增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