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像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洶湧澎湃。
五千年的華夏精神,像一片群星璀璨的夜空,平靜安詳。
為了將對民族崛起的信心和文明傳承的信念傳遞給你——親愛的讀者朋友,打開這套“文明中國書典”吧,她是中華文明濃墨重彩的畫卷,在那裡,有錦繡河山、燦爛文化,有禮儀之邦、道德家園,有偉大曆程、盛世美景……
這本《仁愛中國》(作者苗偉)是其中一冊。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仁愛
一、成湯:網開一面,仁民愛物
二、神農氏:遍嘗百草,造福人民
三、大禹:為了大家,捨棄小家
四、孫叔敖:臨危關頭,為人著想
五、介子推:割股食君,捨身赴義
六、孔子:周遊列國,推行仁政
七、墨子:倡導兼愛,反對戰爭
八、莊子:至仁無親,至樂無樂
九、孟子:仁者無敵,治國良方
十、孟母:用心良苦,為兒三遷
十一、藺相如:完璧歸趙,顧全大局
十一、晉文公:言而有信,退避三舍
十三、公儀休:以身作則,以民為本
十四、史魚:至誠忠心,感化君王
十五、齊威王:尊重人才,以人為寶
十六、宋就:化敵為友,智中有仁
十七、孟嘗君:寬宏大量,收服人心
十八、閔子騫:以德報怨,車前留母
十九、子路:為人耿直,信守諾言
二十、秦穆公:唯才是舉,羊皮換賢
二十一、齊桓公:庭燎求賢,親佞遠賢
二十二:魏顆:明禮敦厚.善待後母
二十三、吳起:仁慈寬厚,愛兵如子
二十四、祁黃羊:外不避仇,內不避子
二十五、子產:廣開言路,推行仁政
二十六、馮諼:焚券市義,未雨綢繆
二十七、孫陽:相馬之術,其中有仁
第二章 秦漢時期的仁愛
一、王尊:疾惡如仇,執法如山
二、董宣:不畏強權,除暴安良
三、韓信: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四、蔡邕:熱情好客,倒屣相迎
五、司馬遷:伸張正義,忍辱負重
六、孔奮:養德為重,清廉大義
七、劉秀:以情感人,善用降將
八、王吉:踐行仁義,為棗休妻
九、丙吉:寬待F屬,功成不居
十、蘇武:北海牧羊,志節不改
十一、劉寬:和氣仁慈,多行寬厚
十二、云敞:堅韌不屈,仁義絕倫
十三、孔融:七歲讓梨,千古流芳
十四、曹參:以民為本,休養生息
十五、班超:不計人過,大局為重
十六、黃香:溫席扇枕,天下無雙
十七、緹縈:為父請命,義薄雲天
十八、張良:能忍小忿,方成大謀
十九、張釋之:執法不阿,感人至深
二十、姜肱:兄弟情深,感化世人
二十一、宋弘:稟性純厚,心繫家國
二十二、王烈:秉持仁義,篤守節操
二十三、楊震:清正廉明,暮夜卻金
第三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仁愛
一、諸葛亮:七擒七縱,愛民如子
二、周處:浪子回頭,改過自新
三、蔣琬:寬容大量,善於自省
四、曹操:既往不咎,不計前嫌
五、王羲之:為人坦率,樂於助人
六、花木蘭:替父從軍,盡孝盡忠
七、劉備:三讓徐州,攜民渡江
八、邴原:捨身救友,遵禮守仁
九、鍾離牧:以德報怨,果敢能斷
十、曹沖:寬厚仁愛,睿智善良
第四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仁愛
一、韋仁壽:仁愛嚴明,斷案公允
二、唐太宗:胸懷寬闊,愛才如命
三、唐玄奘:取得真經,普度眾生
四、孫思邈:志存救濟,為醫不仕
五、婁師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六、長孫皇后:賢良淑德,母儀天下
七、崔仁師:平允仁愛,勇於擔綱
八、辛公義:為變惡俗,以身作則
第五章 宋元明清時期的仁愛
一、包拯:執法如山,鐵面無私
二、文天祥: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三、蘇軾:同情後生,題字助貧
四、辛棄疾:俠肝義膽,英雄詞人
五、于謙:兩袖清風,一身正氣
六、范仲淹:先憂後樂,為國為民
七、王安石:度量宏大,寬以待人
八、呂蒙正:不記人過,不為物累
九、周文燦:手足之情,重於泰山
十、張孝基:心地善良,誠實守信
十一、杜環:代人侍母,一絲不苟
十二、張英:讓人三尺,仁愛待人
十三、曾國藩:心亦自知,倚天照海
第六章 近代中國的仁愛
一、譚嗣同:甘灑熱血,殺身成仁
二、金岳霖: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三、張思德:死得其所,重於泰山
四、蔡元培: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五、陶行知:仁愛教育,愛滿天下
六、葉挺:光明磊落,大義凜然
七、董存瑞:光榮一舉,英雄本色
八、楊靖宇:英雄大義,光照千秋
九、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十、戎冠秀:支前模範,擁軍愛民
十一、馬本齋:壯志難移,大節不死
十二、郭俊卿:出生入死,屢建奇功
第七章 現代中國的仁愛
一、周恩來:崇高品德,光輝人格
二、雷鋒:好人好事,公而忘私
三、季羨林:淡泊名利,平易近人
四、王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五、邱少云:是真烈士,乃大英雄
六、黃繼光:奮力一撲,英勇就義
七、劉英俊:捨己救人,光耀千秋
八、張海迪:身殘志堅,敢為人先
九、鄧稼先:一心報國,不顧安危
十、向秀麗:捨身求火,扶危定傾
十一、焦裕祿:親民愛民,無私奉獻
十二、馬永順:砍樹勞模,栽樹英雄
十三、袁隆平:為民謀食,情系天下
文摘
他依據對遺傳學的認識,對試驗田裡的退化植株仔細進行觀察和統計分析,不僅論證“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天然雜交稻”,而且從其第一代的良好長勢,充分證明水稻也存在明顯的雜交優勢現象。試驗結果使他確信,搞雜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因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難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這樣就需要培育出一個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後才能與其他品種雜交。這是一個難解的世界難題。袁隆平知難而進,他認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親本,是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國有眾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種,蘊藏著豐富的種子資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國,“外國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邁開了雙腿,走進了水稻的莽莽綠海,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資料沒見過報導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時間一天天過去,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踩爛泥,駝背彎腰地、一穗一穗地觀察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第14天發現了一株雄花花葯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鄧則,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時,分別採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種子。經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數據的分析整理,撰寫出第一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1966年《科學通報》第17卷第4期上。文中還預言,通過進一步選育,可以從中獲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後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狀)和恢復系(恢復雄性可育能力),實現三系配套,使利用雜交水稻第一代優勢成為可能,將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大面積、大幅度的增產。這篇重要論文的發表,被一些同行們認為是“吹響了第二次綠色革命”的進軍號角。
又經過8年艱難“過五關”(提高雄性不育率關、三系配套關、育性穩定關、雜交優勢關、繁殖制種關),到1974年配製種子成功,並組織了優勢鑑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獲大面積制種成功,為次年大面積推廣做好了種子準備,使該項研究成果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
1975年冬,國務院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雜交水稻的決定,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年三代地進行繁殖制種。以最快的速度推廣。1976年定點示範208萬畝,在全國範圍開始套用於生產,到1988年全國雜交稻面積1.94億畝,占水稻面積的39.6%。10年間全國累計種植雜交稻面積12.56億畝,累計增產稻穀1000億公斤以上,增加總產值280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民眾交口稱讚靠兩“平”解決了吃飯問題,一靠黨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雜交稻。人們用樸實的語言,說出了億萬中國農民的心裡話。
隨著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振。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說現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餘、三個不足”,即“前勁有餘、後勁不足;分櫱有餘,成穗不足;穗大有餘,結實不足”,並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饑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了一個驚人的構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圖解決更大範圍內的飢餓問題。
1985年,袁隆平以強烈的責任感發表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探討》一文,提出了選育強優勢超高產組合的四個途徑,其中花力氣最大的是培育核質雜種。可是多年的育種實踐,卻沒有產生出符合生產要求的組合。他便果斷迅速地從核質雜種研究中跳了出來,向新的更大的研究領域去探索。
袁隆平憑著豐富的想像、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造精神,認真總結了百年農作物育種史和20年“三系雜交稻”育種經驗,以及他所掌握的豐富的育種材料,於1987年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構想”,高瞻遠矚地構想了雜交水稻的三個戰略發展階段: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這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理論發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戰略思想指引下,繼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農墾58自然群體中發現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後,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鄧華風,在安江農校秈稻,系育種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穩定在50天以上,並且育性轉換明顯和同步。這一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關於水稻“無融合生殖”研究的進展,也使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滿必勝信心。
隨著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袁隆平近年來,先後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埃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講學、傳授技術、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自1981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明獎之後,從1985~1]1988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榮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P277-279
序言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像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洶湧澎湃。
五千年的華夏精神,像一片群星璀璨的夜空,平靜安詳。
我們的祖國,走過千年倥傯輝煌,歷經百年屈辱陣痛,穿越共和國六十年滄桑巨變、三十載改革創新,抵達今天,走向明天。幾多風霜雪雨,幾多歌哭笑淚,從來不曾倒下,永遠巍然屹立。——我們的祖國,何其壯哉!何其偉哉!
每一回首,都有不盡的留連;每一展望,都有無數的憧憬。
於是,就有了這套《文明中國書典》。
過去的祖國,龍章風姿。四大發明書寫精彩,聖賢偉人燦若星辰,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的博大和包容,綿長和柔韌,雕刻了自己獨特的面孔和姿態——那些動人的傳說,那些深邃的內涵,如何探尋,如何捕捉?
今天的祖國,萬象更新。時代的列車高速前進,窗外的風景倏忽而過。太多的信息和熱點在唇語問交匯,太多的觀念和價值在頭腦中碰撞,太多的期待和希望在閃亮的眼眸中進射——那些日新月異的知識,那些溫文爾雅的情懷, 如何知曉,如何擁有?
未來的神州,將走向哪裡,這又是一個誘人的謎題。——那些遠方的故事,那些未來的風流,那些人類的願景,如何前瞻,如何預知?
親愛的朋友,所有的答案,也許,都可以在這套書中尋覓呢!如果你願意,請將其緩緩展開。
相信那一刻,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藍色火苗,會在你的心頭悄然點燃。
為了這條長河,為了這片星空,為了將對民族崛起的信心和文明傳承的信念傳遞給你——親愛的讀者朋友,打開這套百科全書式的圖書吧,她是中華文明濃墨重彩的畫卷,在那裡,有錦繡河山、燦爛文化,有禮儀之邦、道德家園,有偉大曆程、盛世美景……28冊的書典,將向你展示美不勝收的景色。親愛的讀者朋友,暢遊在“文明中國”的書海中,你會感到喜悅和自豪,會發出讚嘆和微笑。
讓我們一同——為文明喝彩,為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