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散官初無文武之分,隋、唐時始分置,授予不帶職事之文官,以酬勤勞。隋初分上柱國、柱國、特進、左右光祿、金紫光祿、銀青光祿、朝議、朝散諸大夫,以授文武官員從一品至正四品之有德聲者。後又設朝議、通議、朝請等諸郎,授正六品上至從九品上之官員。煬帝時有所變化。唐代改置為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左右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太中大夫、通直散騎常侍、中大夫、員外散騎常侍、中散大夫、散騎侍郎、通直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及朝議、承議、通議、通直、朝請、宣德、朝散、宣義、給事、征事、承奉、承務、儒林、登仕、文林、將仕諸郎,自從一品至九品,共二十九階。太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對品階進行調整,開府儀同三司及特進、光祿大夫皆給俸,預朝會,其餘均無俸,不預朝會。宋代沿置為二十九階,名稱略有變化。元豐改制罷。金、元復置。增為四十二階。金授從一品上至從九品下,元授正一品至從八品。元制,一品至五品為宣授,以制任命,六品以下為敕授,由中書省署牒,並定服制,一至五品為紫,六至七品服緋,八品以下服綠。明沿元制,定為四十二階,自正一品至從九品,分為初授、升授,正二品至從四品並有加授,即每品文官可有相應二至三階散階。清初沿明制,僅用於封贈。
相關詞條
-
散官
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員等級的稱號,與職事官表示所任職務的稱號相對而言。隋始定散官名稱,加給文武重臣,皆無實際職務,而統稱官員之有實際職務者為職事官,散官是有...
介紹 散官列表 -
散
中國漢字,有很多解釋,如分開,分布,排遣等。【卯集下】【攴字部】散·康熙筆畫:12·部外筆畫:8〔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拼音:s...
英文解釋 發音及解釋 使用 康熙字典 字源演變 -
武散官
武臣無職事或寄祿者。隋代置上柱國以下十一等散實官,六品以下翊軍等四十三號將軍為散號官。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又別置武騎以下正六品至從九品八尉...十一年(637年)更置驃騎大將軍為從一品武散官,輔國、鎮軍二大將軍為從二品武...
-
文林郎[文散官名]
文林郎是古代的一種官員,文散官名。隋文帝置,也是一種梨的別名。散官用來定級別,就好比現在說“行政幾級”一樣。跟現在比的話,因為明清時知縣均為正七品,所以...
文散官名。 由來 -
漢官
漢官,指古代少數民族王朝中的漢人官吏。
簡介 遼代的北南面官制度 元朝漢官官職 -
鹽官海塘
鹽官海塘位於鹽官鎮南門外,全長11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可考。現存魚鱗石塘建於1736年。建築包括天風海濤亭、占鱉塔、中山亭、鎮海塘鐵牛等。鹽官海塘為條...
概述 歷史 結構 典故 文化價值 -
金箔散
金箔散主要由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鐵粉2兩(細研),人參1兩(去蘆頭),龍齒1兩半,琥珀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半,酸棗仁1...
簡介 鎮心 安神 祛風解表 處方來源 -
散騎常侍
散騎(qí)常侍,官名。入則規諫過失,備皇帝顧問,出則騎馬散從。 秦漢時,散騎為皇帝侍從,與中常侍性質相同。東漢省散騎,又以宦官任中常侍。曹魏初年,並散...
簡介 職能 相關記載 -
官品
中國古代官制中存在著兩類官職:一類具有實際行政職能,另一類則代表官僚的品位高下。
古代制度 文官 武官 網路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