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拾荒

《文史拾荒》的主要內容包括:平心談;從黃膘李三說到響馬;“刀光燦爛”的日子;剪燈偶筆;小軍機;官親;懲貪史片;這個老印象要改改;愛國不分貴賤;楚莊王與邢團長;為帥之大忌等。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文史拾荒》由青島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李喬,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日報》編委、高級編輯、記者、原理論部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

圖書目錄

總序>>>1
自 序>>>3
若要富
——世象雜誌
若要富
——古諺今解>>>2
唐代市場的法制>>>7
閒話宋代的夜市>>>8
字號·牌匾·門面>>>10
老字號札記>>>13
剽 客>>>19
“地保”們>>>21
古代的同姓不婚制與優生>>>24
雜話“無子出妻”>>>26
吹牛外史>>>28
大丈夫小札>>>32
床頭雜記>>>35
塔 布>>>40
讀讀反迷信史>>>42
《會中吟》解讀>>>46
楊乃武案>>>48
千百年的瘟疫
——賭博史叢話>>>50
魯迅重視賭博問題的研究>>>55
論死>>>57
平心談>>>60
從黃膘李三說到響馬>>>63
“刀光燦爛”的日子>>>65
剪燈偶筆>>>68
小軍機>>>78
官 親>>>81
懲貪史片>>>84
這個老印象要改改>>>87
愛國不分貴賤>>>89
楚莊王與邢團長>>>91
為帥之大忌>>>93
雅得這么俗
——文化小影
別冷落了墨家>>>96
雅得這么俗>>>100
倔強與嫵媚>>>102
古代日本的“拿來主義”>>>104
誇飾鄉土,非大雅所尚>>>107
雕蟲辨>>>111
龍蟲並雕>>>113
蓋醬罐的文章>>>115
從象牙塔到十字街>>>117
古代植樹瑣談>>>1 19
童 謠>>>122
詩出鐵血>>>125
“閒時歌者”的雜感>>>128
陳婆雖麻,豆腐未嘗不好吃>>>133
鴻漸>>>137
“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139
百帝山莊>>>144
新聞與歷史>>>147
說“宗吾”>>>149
毛詩臆話>>>152
京味兒熱與鄉土文化>>>155
皇家筆桿子:翰林院與翰林>>>157
古隨州漫筆>>>160
名片與明清社交>>>164
鄉土榮譽感的升華與蛻變>>>168
韓愈說“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170
安徽會館
——淮軍集團的一個據點>>>172
儒化的人名>>>174
瓮中打油
——觀人識小
孔子不主張獨裁>>>178
司馬遷若是記者>>>179
重用陳平之爭>>>181
王維譏諷陶淵明>>>183
模稜官>>>185
談傅山>>>187
馮小青的悲劇>>>191
馮夢龍的《禁溺女告示》>>>194
“難得糊塗”漫考>>>196
蒲松齡信鬼神及其他>>>200
蒲松齡的寬容>>>203
一個紹興師爺的貧富觀>>>204
“清廉”的庸吏——曹振鏞>>>207
稜角讓誰磨去了?>>>209
曾氏語錄>>>212
“慶記父子公司”>>>216
謀官術與做官術>>>218
光緒無愧為英雄>>>220
魯迅與綽號>>>222
在西裱褙胡同附近>>>226
略談魯迅先生的鄉情>>>228
周作人談油炸鬼>>>230
關於江紹原>>>233
羅爾綱先生的“不隱善”>>>239
“半個史學家”,非也>>>243
瓮中打油>>>246
史達林申報院士曾落選>>>249
讀書種子
——書邊偶記

後記

承青島出版社雅意,《文史拾荒》得以出版增訂本。一書的重印或出增訂本,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特別是隨筆雜文一類書。在我印象中,一般只有名家碩儒的書才配享受重印或出增訂本這種待遇。但我這本《文史拾荒》竟也享受了這種待遇。《文史拾荒》初版本是1997年由上海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出版後很快售完,這似乎說明這書里還有一點可看的東西,這增強了我出版增訂本的信心。這個增訂本對於原書,做了三點改動:修訂了一些文章,增補了一些文章,撤下了一些文章。增補的文章,既有多年前的舊文,也有前不久的新作,共20餘篇。相對初版本來說,這個增訂本添了不少新意。
王春瑜先生和楊慧女士對此書的出版給予了很大幫助,特致謝意。

序言

我原先極想做個大雅之士,所以總是弄學問,弄的都是古事兒。人稱史學。但弄來弄去便走了偏,弄起隨筆來。大雅之士是做不成了。但我想,洪容齋、袁中郎都去做隨筆,老人家的榻邊還常放著洪容齋的隨筆,不都表明這隨筆也是很雅的么?於是又覺得自己雖非大雅,卻也算是小雅了。但有時又真想連隨筆也不做,而是去“下海”,可又實在捨不得這身長衫,對“回”字有四種寫法之類的雕蟲小技也挺留戀,所以至今仍在書案邊、紙堆里“行走”(此乃附庸清朝“行走”之雅也),而且竟“行走”出了這本小書。
我的所謂隨筆,自然是背離了學問正途的,而且似乎也不大合於一般文人隨筆的路數。擠進“隨筆”的先烈,是有點受之有愧的。好在“隨筆”一詞中有個“隨”字,“隨”字肚裡能撐船,我的這些小文也就可以被海涵進去了。
書名里的“文史’’兩字,本來是很高貴的,但人們用的多了,反倒顯得有些俗了。但因書中的內容大抵不出文史的範圍,但不管貴賤雅俗,拿來便用了。“拾荒”二字,乃是實情。正宗的文史研究,真正老王麻子式的文史文章,小書都夠不上。小書所談問題、所用材料,大都是些竹頭木屑、牛溲馬勃,多是人所棄者,故日“拾荒”,是為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