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40年5月25日至6月4日之間,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的英法聯軍,在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敦刻爾克,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在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芬恩·懷特海德飾)和亞歷克斯(哈里·斯泰爾斯飾)試圖逃離海灘,在轟炸中倖存;在大海上,民用船主道森(馬克·里朗斯飾)和他兒子及兒子朋友喬治(巴里·基奧漢飾)離開英國,想儘自己的力量在敦刻爾克拯救一些士兵,途中搭救了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希里安·墨菲飾);在天空上,皇家空軍戰鬥機飛行員法瑞爾(湯姆·哈迪飾)和柯林斯(傑克·勞登飾)駕駛噴火戰機試圖擊落正在轟炸敦刻爾克海灘的德國戰機。依靠英國海軍和民眾自發組織的“無敵艦隊”,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疏散行動,成功挽救了超過33萬8000名來自英國、法國、比利時軍人的生命。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 | 角色 | 演員 | 角色 | 演員 | 角色 |
芬恩·懷特海德 | 湯米 | 湯姆·格林-卡尼 | 皮特 | 傑克·勞登 | 柯林斯 |
哈里·斯泰爾斯 | 亞歷克斯 | 湯姆·哈迪 | 法雷爾 | 阿紐林·巴納德 | 吉布森 |
巴里·基奧漢 | 喬治 | 馬克·里朗斯 | 道森先生 | 希里安·墨菲 | 受驚士兵 |
肯尼思·布拉納 | 波頓指揮官 | 詹姆斯·達西 | 溫納特上校 | 麥奇·柯林斯 | Soldier |
布萊恩·維納爾 | Highlander1 | 艾略特·提特恩索 | Highlander2 | 凱文·格思里 | Highlander3 |
比利·霍爾 | PettyOfficer | 詹姆斯·布羅爾 | IrateSoldier | 約翰·諾蘭 | BlindMan |
比爾·米爾納 | LonePrivate | 達米安·勃納爾 | FrenchSoldier | 米歇爾·貝爾 | FrenchSoldier2 |
ConstantinBalsan | FrenchSoldier3 | 埃里克·理察 | ManatRailwayWindow | CallumBlake | StretcherBearer |
米蘭達·諾蘭 | Nurse | 約翰尼·奧托 | CaptainMarshall | 麥可·凱恩 | RadioCommunication |
職員表
製片人 | 傑克·邁耶斯、艾瑪·托馬斯、克里斯托弗·諾蘭、JohnBernard、MaartenSwart、AndyThompson、ErwinGodschalk |
導演 | 克里斯托弗·諾蘭 |
編劇 | 克里斯托弗·諾蘭 |
副導演(助理) | NicolasBaldino、CoraAarnoutse、Jean-LucBaillet、NicolasBaldino、LolaBerteloot、AmauryCapel、AlexisChelli、ClementComet、FredericDagmey、NicolasdeLunbee、MelissaFeuchtinger、AlinaGatti |
攝影 | 霍伊特·范·霍特瑪 |
配樂 | 漢斯·季默 |
剪輯 | 李·史密斯 |
選角導演 | EmmanuelDelis、TobyWhale |
配音導演 | RichardKing |
藝術指導 | 內森·克勞利 |
美術設計 | KevinIshioka、艾格特·科蒂爾松、TobyBritton、OliverGoodier、BenjaminNowicki、EricOsusky |
造型設計 | PatriciaDeHaney、MélanieQueyrel、JayWejebe |
服裝設計 | 傑弗里·庫蘭 |
視覺特效 | 安德魯·傑克遜、安德魯·洛克利 |
錄音 | MichaelJohnFuller、TomCaton、GreggLandaker |
布景師 | GaryFettis、EmmanuelDelis |
角色介紹
湯米 演員芬恩·懷特海德 一名英國陸軍士兵。在炮火下,他勉強逃出鄰鎮,不料卻發現和數以萬計的其他士兵被困於敦刻爾克海灘,聽天由命。 | |
道森 演員馬克·里朗斯 一名英國船主。當得知大批英國軍人被困在敦刻爾克不能回家時,他和小兒子及其朋友,自告奮勇開著小船去接海對面的同胞。 | |
阿萊克斯 演員哈里·斯泰爾斯 一名英國陸軍士兵,他試圖逃離敦刻爾克,在海灘的轟炸中得以倖存。 | |
法瑞尓 演員湯姆·哈迪 一名英國皇家空軍士兵。他駕駛的戰鬥機被敵機圍攻,險象環生,最後燃油耗盡被俘。 | |
海軍士兵 演員希里安·墨菲 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其乘坐的船隻被U型潛艇擊沉,他跟許多士兵一起掉入了海里。隨後,他被附近掛著英國國旗的民用船隻救起,與道森一同重返敦刻爾克。 |
幕後花絮
1、諾蘭在拍攝中最大限度採用實景拍攝,調動上千群演同時演出是家常便飯,電影中出現的噴火式戰鬥機、軍艦民船全都是真材實料,甚至啟用真的參加過敦刻爾克撤退的民船。2、為了使影片達到完美狀態,諾蘭不斷打破邊界,獻出了多個“第一次”。例如破天荒的76頁精煉短劇本、用畫面講故事、大膽啟用新人演員等。
3、本片中,諾蘭第一次幾乎使用全IMAX-77mm拍攝,唯一的局限就是,這些IMAX攝像機噪音太大,沒法完全隔音,所以片中,凡是有出現對話的場景,都是用的別的格式。
4、為了使影片得到絕佳效果,諾蘭在拍攝過程中更禁止演員使用手機。
5、片中戰鬥機落入水中的一幕,諾蘭表示這是實景拍的。劇組造了個噴火戰鬥機的複製品,真的讓它迫降到了水上。為了拍這一幕,他們把IMAX攝像機綁到了飛機身上。
6、但沒想到在墜機的過程中,這套設備下沉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畢竟從來沒人這么乾過。把IMAX攝像機從水裡撈出來的時候才發現,外面的塑膠殼破了個洞,整個攝像機全是泡在水裡面的,完全浸濕了。7、劇組給實驗室打了電話,讓膠片全程一直保持濕的狀態,趕緊從法國運回洛杉磯。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們用了一種老式的技術,在膠片變乾前進行了處理,成功洗印出了劇組想要的完美鏡頭,用到了電影中。
8、偶像歌手出身的哈里·斯泰爾斯是來試鏡的無數年輕男演員之一,完全是靠自己的實力。事實是,哈里試鏡的時候送來了錄像帶,選角導演當即就指出他演得很好。
9、該片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第一次執導二戰題材的影片。
獲獎記錄
年份 | 評獎機構 | 獎項 | 獲獎者 | 結果 |
---|---|---|---|---|
2017年 | 金預告片獎 | 最佳劇情電影預告片 | 《敦刻爾克》 | 獲獎 |
2017年 | 《帝國》雜誌 | 2017年年度十佳影片 | 《敦刻爾克》 | 第六名 |
2017年 | 《紐約時報》 | 2017年年度十佳影片 | 《敦刻爾克》 | 第一名 |
2017年 | 《滾石》雜誌 | 2017年年度十佳影片 | 《敦刻爾克》 | 第一名 |
2017年 | 洛杉磯影評人獎 | 最佳剪輯 | 《敦刻爾克》 | 獲獎 |
2017年 |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攝影獎 | 《敦刻爾克》 | 獲獎 |
2017年 | 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導演獎 | 克里斯托弗·諾蘭 | 獲獎 |
年度十佳影片 | 《敦刻爾克》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Hoyte van Hoytema | 獲獎 | ||
2017年 | 聖地亞哥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導演 | 克里斯托弗·諾蘭 | 第二名 |
最佳剪輯 | 《敦刻爾克》 | |||
最佳攝影 | 《敦刻爾克》 | 獲獎 | ||
2017年 |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影片 | 《敦刻爾克》 | 獲獎 |
最佳導演 | 克里斯托弗·諾蘭 | 獲獎 | ||
最佳群戲 | 《敦刻爾克》 | 第二名 | ||
最佳攝影 | 《敦刻爾克》 | 第二名 | ||
最佳藝術指導 | 《敦刻爾克》 | 第二名 | ||
最佳配樂 | 《敦刻爾克》 | 第二名 | ||
2018年 | 第7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劇情類最佳電影 | 《敦刻爾克》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克里斯托弗·諾蘭 | 提名 | ||
最佳配樂 | 漢斯·季默 | 提名 | ||
2018年 | 第23屆美國評論家選擇獎 | 最佳影片 | 《敦刻爾克》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克里斯托夫·諾蘭 | 提名 | ||
最佳群戲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敦刻爾克》 | 獲獎 | ||
最佳藝術指導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最佳視覺效果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最佳配樂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2018年 | 第91屆日本電影旬報獎 | 年度十佳外國電影 | 《敦刻爾克》 | 第四名 |
2018年 | 評論家選擇獎 | 最佳剪輯 | 《敦刻爾克》 | 獲獎 |
2018年 |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敦刻爾克》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克里斯托夫·諾蘭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Lee Smith | 獲獎 | ||
最佳原創配樂 | 漢斯·季默 | 提名 | ||
最佳聲音效果 | 《敦刻爾克》 | 獲獎 | ||
最佳音效剪輯 | 《敦刻爾克》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霍伊特·范·霍特瑪 | 提名 | ||
最佳藝術指導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2018年 | 第7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影片 | 《敦刻爾克》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克里斯托夫·諾蘭 | 提名 | ||
最佳原創音樂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最佳藝術指導 | 《敦刻爾克》 | 提名 | ||
最佳音響效果 | 《敦刻爾克》 | 獲獎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克里斯托弗·諾蘭作為一名英國導演,是聽著敦刻爾克的故事長大的,敦刻爾克的故事早已滲入他體內。在拍攝處女作《跟蹤》時,克里斯托弗·諾蘭和妻子艾瑪·托馬斯乘坐小船橫渡海峽,去到敦刻爾克。雖然戰爭早已結束,但他仍被當時的戰場遺址所震撼,萌生了強烈的想法,要拍攝一個關於敦刻爾克的故事。為了真實呈現敦刻爾克大撤退,克里斯托弗·諾蘭花費大量時間閱讀出自於親歷者的一手材料,並聘請編寫過《敦刻爾克:被遺忘的聲音》一書的歷史學家約書亞·列文作為本片歷史顧問,二人還一同拜訪當年老兵,把老兵敘述的真實故事搬上大銀幕。在創作《敦刻爾克》時,為了營造戰爭的緊迫感,克里斯托弗·諾蘭再次打破常規,採用非線性敘事風格,並將對白的數量壓縮到最低 。
拍攝過程
該片達3/4的畫面,都以IMAX全畫幅的方式呈現,但由於IMAX攝影機非常沉重,拍攝過程很艱難,攝影指導霍伊特·范·霍特瑪經常扛著幾十斤重的攝像機在海上進行拍攝。攝製組想了各種方法拍攝水戲、戰爭戲。拍攝空戰時,攝製組找來了幾架噴火式戰鬥機,讓演員坐在上面演戲 。為了讓觀眾能夠身臨其境的感覺,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把他自己和IMAX攝影機一起放到了戰鬥機里,還建造了特殊的管道,在駕駛艙放置IMAX攝影機 。
電影制式
該片特別提供了35mm片、70mm膠片、IMAX70mm膠片、雷射IMAX制式。其中雷射IMAX和IMAX70mm膠片均提供1.43:1的畫幅,為觀眾帶來更好的電影體驗方式。
音樂原聲
序號/曲目 | 專輯資料 |
1 《TheMole》 2 《WeNeedOurArmyBack》 3 《ShiveringSoldier》 4 《Supermarine》 5 《TheTide》 6 《RegimentalBrothers》 7 《Impulse》 8 《Home》 9 《TheOil》 10 《Variation15(Dunkirk)》 11 《EndTitles》 | 作曲者:漢斯·季默(1-9)BenjaminWallfisch(10-11) 唱片公司:WaterTowerMusic 發行時間:2017年7月21日 |
製作發行
責任公司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Syncopy(美國) DombeyStreetsProductions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RacPat-Dune娛樂公司(美國)(inAssociationwith) KaapHollandFilm 法國第4電視台(法國)(Participation) Cine(Participation) |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 華納兄弟公司(英國) 華納兄弟公司(法國) WarnerBros.(加拿大) WarnerBros.GmbH(德國) 華納兄弟公司(新加坡) 華納兄弟公司(比利時) 華納兄弟公司(荷蘭) 華納兄弟公司(日本) KaroPremiere(俄羅斯) 華納兄弟公司(阿根廷) RoadshowFilms(澳大利亞) RoadshowEntertainment(紐西蘭) 華納兄弟公司(菲律賓) WarnerBros.(奧地利) NOSAudiovisuais(葡萄牙) |
上映時間
上映/發行時間 | 國家/地區 |
2017年7月13日 | 英國(首映) |
2017年7月19日 | 美國(限量放映) |
2017年7月20日 | 中國香港 |
2017年7月19日 | 挪威、塞爾維亞、芬蘭、比利時、瑞典 |
2017年7月20日 | 韓國、馬來西亞、克羅地亞、匈牙利、紐西蘭、烏克蘭、菲律賓、葡萄牙、捷克、丹麥、荷蘭、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喬治亞、新加坡、亞美尼亞 |
2017年7月21日 | 美國、高棉、波蘭、愛沙尼亞、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加拿大、立陶宛、西班牙、土耳其、中國台灣、英國、愛爾蘭 |
2017年7月27日 | 科威特、阿聯、墨西哥、烏拉圭、秘魯、阿根廷、德國、巴西、哥倫比亞、智利 |
2017年8月24日 | 希臘 |
2017年8月31日 | 義大利 |
2017年9月1日 | 中國大陸 |
2017年9月9日 | 日本 |
電影票房
時間段 | 北美票房 | 海外票房 | 全球票房累計 |
2017年7月21日-2017年7月23日 | 5051萬美元 | 5540萬美元(47個國家及地區) | 1.059億美元 |
2017年7月28日-2017年7月30日 | 2813萬美元 | 4560萬美元(62個國家及地區) | 2.34億美元 |
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13日 | 1140萬美元 | 1450萬美元(62個國家及地區) | 3.63億美元 |
2017年9月1日-2017年9月29日 | - | 3.39億人民幣(中國大陸) | - |
影片評價
克里斯托弗·諾蘭這一次大量使用IMAX攝影鏡頭,他甚至把IMAX攝影機綁定在飛機上進行航拍,生動地再現了當年戰場上戰鬥機、戰艦與軍隊作戰的場景,雖然現場也使用了一些背景板假人,但整體效果依然震撼。僅僅是看片場超越了很多特效大片,大銀幕上會展現出更好的效果。(時光網評 )該片用細節而不是英雄主義來打動觀眾,是一部飽含藝術的商業電影(美國《娛樂周刊》評 )。
全片場面壯觀但不空洞,其出色之處不僅在於其雄心與精美的拍攝,更在於編劇兼導演的克里斯托弗·諾蘭在其情感細節中注入的很多心思(《時代》(亞洲版)評 )。
該片沒有渲染暴力血腥的戰爭場面,以及刻意煽情等戰爭片套路。將焦點凝聚在心理變化和動作刻畫上,步步為營地加強緊張感(《新京報》評 )。
也沒有太多渲染個人英雄主義的主角視角,而是用全景式的畫面,紀錄式的鏡頭,真實呈現戰爭中命懸一線的群像(《西寧晚報》評 )。
該片簡化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省去了前因後果的故事鋪墊,一開場就單刀直入,將觀眾帶入戰場,以海、陸、空三個不同時空交織的故事結構,來展現情節的緊迫感,並推動劇情發展。視覺效果磅礴大氣,刻畫的士兵群像精彩,結尾震撼,餘味悠長。除此之外,該片還有觸動心靈的動人情節,對求生的渴望、無私救人的勇氣、為同胞的奉獻,各種閃亮的人性光輝都獲得了深入淺出的闡釋,令影片呈現出一種溫暖的人文關懷及獨具一格的動人氣質(新華網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