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性籌資風險

收支性籌資風險是指企業在收不抵支情況下出現的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本息的風險。[1]收支性籌資風險是一種整體風險,它會對企業債務的償還產生不利影響。從這一風險產生的原因看,一旦這種風險產生即意味著企業經營的失敗,或者正處於資不抵債的破產狀態。因此,它不僅是一種理財不當造成的支付風險,更主要是由於企業經營不當造成的淨產量總量減少所致。出現收支性籌資風險不僅將使債權人的權益受到威脅,而且將使企業所有者面臨更大的風險和壓力。因此它又是一種終極風險,其風險的進一步延伸會導致企業破產。[2]

特徵

在負債不變的情況下,虧損越多,以企業資產償還債務的能力也就越低,最終的收支性籌資風險表現為企業破產、解散清算時的剩餘財產不足以支付債務,因而這種風險具有以下特徵:

(1)它是一種整體風險,它對全部債務的償還都產生不利的影響。

(2)它不僅僅是一種支付風險,而且意味著企業施工經營的失敗。它不僅源於理財不當,而且主要源於施工經營不當。

(3)它是一種終極風險,一旦出現收不抵支,不僅債權人的權益難以保障,而作為所有者承擔的風險更大。

(4)一旦出現這種風險,如果企業不加強管理,企業今後的再籌資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規避

對於收支性籌資風險,企業應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最佳化調整資本結構,從總體上減少收支風險。

收支性風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資本結構安排不當形成的,如在資產利潤率較低時安排較高的負債結構等。因此必須最佳化調整資本結構。

從靜態上最佳化資本結構,增加企業主權資奉的比重,降低總體上債務風險。

從動態上,則從資產利潤率與負債利率的比較入手,根據企業的需要與負債的可能,自動調節其債務結構,加強財務槓桿對企業籌資的自我約束。即在資產利潤率下降的條件下,自動降低負債比例,從而減少財務槓桿係數,降低債務風險;在資產利潤率上升的條件下,則與前相反。

2.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扭虧增盈,提高效益,以降低收支風險。

無論從企業債務的總量上看還是從期限上看,只要企業有足夠的盈利能力,加強經營提高效益,企業的收支性風險就能降低。當然,從籌資角度,通過合理的利率預期,靈活地調整利率也是提高企業籌資收益的一種可行的方法,因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資本成本,減徑利息支付壓力。在具體工作中,通常在利率預期趨於上升時,採用固定利率制借入款項;在利率預期趨於下降時,採用浮動利率制靈活籌資。

3.實施債務重整,降低收支性籌資風險。

當出現嚴重的經營虧損,收不抵支並處於破產清算邊緣時,可以通過與債權人協商,實施必要的債務重整,具體包括將部分債務轉化為普通股票、豁免部分債務、降低債息率等方式,使企業在新的資本結構基礎上起死回生。從根本上講,債務重整不但減少了企業的籌資風險,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債權人的終極破產風險。因為,債權人之所以提出同意債務重整,是出於通過重整使債權人權益損失降到最低的動機,當重整損失小於直接破產造成的權益損失時,對債權人來說,重整就是有必要的,在經濟上也是可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