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闊崴

摩闊崴

摩闊崴也叫窩闊崴,原先是中國吉林省東南部的一個小漁村,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此地變為俄國領土。為紀念俄國海軍上將K.N.波西耶特(也翻譯為波謝特,1819~1889),將摩闊崴海灣更名為波西耶特灣,灣邊一居民點也命名為波西耶特。其出海港口的地位被地理位置更優越的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取代。

1886年《中俄琿春東界約》簽訂後,中國沿江的各族人民利用圖們江口出海航行權,“跑崴子”(指到海參崴和摩闊崴)進行貿易,出海捕魚、曬鹽、經商,還曾開闢了由琿春到日本海沿岸各國的航線,廣泛開展了對俄(蘇)、日、朝的貿易,溝通了往來聯繫,進行繁忙的海上經濟活動。1938年,日蘇交戰,中國的出海權被迫中止。此後70年,幾經波折,中國始終未能重新行使出海權。摩闊崴也就在中國人的記憶中逐漸被淡忘。

摩闊崴 摩闊崴

如今的摩闊崴(波西耶特)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哈桑區的一個邊陲小鎮,是一個小港口,人口約3萬。摩闊崴的對岸距離中俄邊境線僅3公里,是中國距日本海的最近點,所以戰略位置重要。由於海參崴面積更大,水更深,適合遠洋航行。所以海參崴可以成為俄羅斯在東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而摩闊崴仍然只能是一個小鎮。包括摩闊崴在內的廣大外東北地區的割讓是中國人的恥辱,也是歷史的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