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市人皆大笑,舉手揶揄之。――《東觀漢記·王霸傳》
引證
《東觀漢記·王霸傳》:“上令霸至市口募人,將以擊郎,市人皆大笑,舉手揶揄之,霸慚而去。”
《世說新語·任誕》“襄陽羅友有大韻”劉孝標註引《晉陽秋》:“乃是首旦出門,於中途逢一鬼,大見揶揄,云:‘我只見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見人送汝作郡?’”
清錢謙益《雲陽草堂記》:“舉世之人,見不越晦朔,智不出口耳,聞點石移山之說,未有不揶揄手笑者也,而又何怪與!”
蔡元培《工學互助團的大希望》:“文學家、美術家的著作往往受同時人的揶揄非笑,直到死後幾十年幾百年才受人崇拜。”
解釋
耍笑,嘲弄。戲弄,侮辱
用法
某日在路上見到自己的老同學,上前開玩笑:“老同學,瘦了啊!”,老同學正欲感慨,你突然接著一句:“我說的是你的衣服!”這樣的情況,可用揶揄,你的老同學被你~~了一番。
我放好車,沖腳蹬處揚了揚下頜,打量起他。看樣子他的年齡和我差不多,眼睛很大,亮亮的,只是皮膚有點黑。望著他沾滿油污的雙手,我輕輕一笑,心中倏地升起一種優越感。
“現在開放了,人都有經濟觀念了,像你這么大,就能掙錢,真是父母的福氣啊!”我一邊悠閒地瞧他修車,一邊~~他。
造句
面對同學們的揶揄,他似乎毫無回應。
與諷刺的使用
諷刺指的是,對人和事進行揭露、批評或嘲笑,程度比揶揄來得深。揶揄一般這樣用,受人揶揄,有被動意思;諷刺一般用於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