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禁城

揭陽禁城

揭陽縣誌載,禁城長200丈,厚1丈4尺,高1丈2尺,全部用石頭壘築,貝灰合縫。那時的禁城亦叫內城,另有外城環城而築,內外城均有護城河環繞,如今僅存內城而已。禁城築成之後,當時的統治者為它取了一個暱稱:金城,既顯其高貴煊赫,又有“固若金湯”之意。歷經六百餘年,至今猶存。

基本信息

簡介

揭陽禁城揭陽禁城

史載,公元1278年,散落在粵東的部分抗元力量被逼得退到揭陽榕城,元兵猛撲而來,迅速攻破城池,並縱火焚城,殺戮三天,榕城屍積如山,全城僅存6戶8人。據說,明天啟間澄海解元謝宗的《過榕城》詩就是追寫當時情況的:“蕭條兵火後,井邑數家存,海氣兼秋闊,潮聲向晚翻,腥風牡蠣市,細雨木棉村,入夜多淒警,猶聞鈴柝喧。”明白了這一段歷史之後,就不難懂得後來的元朝統治者處在怎樣的仇恨氛圍中。
公元1352年,全國各地的反元鬥爭已是波瀾起伏。時任揭陽達魯花赤(蒙語:掌印官)的達不歹把安全寄託給鐵桶似的城牆。1353年,他下令在揭陽城內再築內城。全部用條石壘築、貝灰合縫,且有護城河環繞,歷時四年方成。稱其為“金城”。達不歹對這座金城的希望很大,他要讓它保證他的安全。然而,就在交付使用之際,陳吊王的義軍,就把抗元的旗幟插到金城上。
揭陽縣自南宋復置後,只建衙、街巷,沒建城牆。蒙古人達不歹,便下令修築內外城牆,外城牆為土夯實,內城為石砌圍牆。內城長300丈,把整個縣衙圍起來。明朝年間,又擴修內城牆,增100丈。這樣,內城牆長400丈,高1.5丈,基厚1.4丈,大都為石砌,小部分為貝灰夯實,十分堅固,有如金城湯池。因“固若金湯”而取“金城”之名。這樣,揭陽縣便有內、外兩重城牆,城中有城,實屬罕見。
金城入口為儀門,面對宣化街(即衙前)。進入儀門,中為官署,官署分三進:前為金聲廳,接待賓客;中為正堂,審理政務;後為二堂,再後為內衙,可休息住宿。官署兩邊,有許多配套。如:譙樓,專司更鼓;申明亭,表示為民辯冤;旌善亭,表彰清官廉吏。有戒石亭,告誡為官須秉公執法,不可徇私作弊,亭內一石,刻有16個字:“爾奉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虜,上天難欺”。 迎賓館、牧愛堂、德威堂、東齋、架閣庫(貯藏縣中文物、珍寶等),最後是後廨了。

由來

現在揭陽縣衙衙後一帶地方,人們也稱“禁城腳”,地方牌上也是如此寫法。其實,都錯了,應是“金城腳”才對,因為,古代只有皇宮才可稱“禁城”。如北京的故宮,便稱為“紫禁城”。明末,郭之奇等在議論“揭陽八景”時,稱“金城榕色”,並非“禁城”。因為“金”與“禁”只是聲調不同而已,故而說誤了,久之,便約定俗成了。現在皇朝也無了,沒有朝廷的犯禁,不然,是犯大不諱的。名字,只是個標識,只要大家公認便好。

揭陽禁城,為昔時之縣衙,後曾作監獄、考院、中山公園等,雖始建於元代,城牆用石條交錯疊砌,貝灰封縫,但歷經元、明、清至今六百五十多年,幾度滄桑,仍巋然屹立。其內北城牆,尚存碩大宋榕三株,蓊鬱繁蔭,為禁城增色無限,明代有景“金城榕色”即指此地。現在的禁城,被分為二部分,一部分為思賢中學校址,另一部分為中山派出所的所址。

原《揭陽縣誌》載,禁城長200丈,厚1丈4尺,高1丈2尺,全部用石頭壘築,貝灰合縫。那時的禁城亦叫內城,另有外城環城而築,內外城均有護城河環繞,如今僅存內城而已。禁城築成之後,當時的統治者為它取了一個暱稱:金城,既顯其高貴煊赫,又有“固若金湯”之意。不待說,透過這個暱稱,築城者那得意之色是溢於言表的。不過,歷史總是有些殘酷,一些自詡為了不起的東西難免走向反面,一些被宣揚為固若金湯的東西,恰恰掩蓋了虛怯
今天,禁城完全沒了昔時的“守”的作用,走在揭陽禁城邊上,望著寄生在城牆上的茂密榕樹,追思先人的奮鬥歷史,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安寧生活,同時,我們應從達不歹的失敗中看到攻和守對我們今天的借鑑作用,禁城是出於“守”的目的而出現的,”攻”者,勇必無懼,勝無不克,終能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天空;“守”者,心先生怯意,夜郎自大,必然不能有所作為。但願星空的青年朋友,不顧步自封,走出揭陽,放眼世界,發展經濟,振興家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