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ē gān zhǎn mǜ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典故〗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著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里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這兩個屯長一個叫陳勝(字涉),另一個叫吳廣。陳勝、吳廣一行往北拚命趕路,一點也不敢耽誤。因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誤了日期,是要砍頭的。可是,他們剛剛走了幾天,才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正趕上下大雨,只好扎了營,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個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誤了,陳勝同吳廣商量,說:“咱們即便走,誤了日期,也是死;逃,給官府抓住,也是個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為老百姓除害。”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
於是陳勝和吳廣就帶著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接著大夥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里投軍。
這個成故事比喻高舉義旗,起來反抗。泛指人民起義。
相關詞條
-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公元前209年,九百多個窮苦農民,被徵發到漁陽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大澤鄉,遇上了連日大雨沖毀了...
成語簡介 起義過程 -
揭竿
揭竿,拼音為jie gan,漢語辭彙,是指舉竿、持竿、武裝暴動等。
基本內容 -
揭竿四起
揭竿四起 (jiē gān sì qǐ) 解釋: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出處:漢·賈誼《過秦...
示例 關於揭竿四起的故事 -
揭竿為旗
揭竿為旗,讀音jiē gān wéi qí,成語,舉起竹竿作軍旗,比喻武裝起義。
-
斬木為兵
揭:舉起;竿:竹竿。砍削樹木當兵器,舉起竹竿作軍旗。比喻武裝起義。
-
帖木兒[帖木兒]
帖木兒,1336年生於撒馬爾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薩布茲)。他出身於蒙古巴魯剌思氏部落, 其祖先做過察合台汗國的大臣,父親死後繼為碣石的一名封建城主。雖...
事跡簡介 個人簡介 大事記 野蠻屠殺 正史記載 -
帖木爾
帖木爾,是成吉思汗七世孫,帖木爾王朝的奠基人。1369年,他殺死西察哈台的蘇丹,宣稱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建立了帖木爾王朝。1402年大敗奧斯曼帝國,...
簡介 傳說 大事記 帝國管理 正史記載 -
帖木爾[統治者、軍事首領]
埃米爾·帖木兒(Amir Temur,1336年4月9日—1405年2月18日)。出生於撒馬爾罕以南的碣石(今烏茲別克斯坦沙赫里薩布茲)。 帖木兒其祖先...
簡介 傳說 大事記 帝國管理 正史記載 -
帖木兒[統治者、軍事首領]
埃米爾·帖木兒(Amir Temur,1336年4月9日—1405年2月18日)。出生於撒馬爾罕以南的碣石(今烏茲別克斯坦沙赫里薩布茲)。 帖木兒其祖先...
簡介 傳說 大事記 帝國管理 正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