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

活動背景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鎮化速度明顯加快。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躍升至2011年的51.3%,這表明了中國開始進入以“城市型”社會為主體的新時代,而中國城鎮化也成為舉世關注的熱門詞。黨的“十八大”更是將城鎮化建設確定為未來一段時間拉動我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我國一些大城市在發展中遭遇的交通擁堵、房價高漲、霧霾橫行等“城市病”已飽受詬病。在國內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國城市發展正面臨新的考驗和抉擇。
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主體——中小城市的發展問題已成為當下各方關注的焦點:如何加快中小城市發展,增強中小城市集聚能力,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成為擺在城市管理者與經營者面前亟須思考和決策的現實課題。
在此背景下,“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活動應運而生。

活動主旨

“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 以“智慧發掘,魅力發展”為主題,以發展型城市為主體,具體定位為常住人口30—100萬的中小城市,旨在“發掘城市潛質、提升城市基質、成就城市品質”的同時,關注支持中小城市發展,探尋和發現最具成長潛力的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從而助推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支撐城鎮化可持續發展,魅力發展。

主辦機構

“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由華佗論箭組委會聯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共同進行課題研究、數據採集以及實地調研。
“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與其他相關活動基於高校、科研機構、媒體等作為評審所不同的是,活動評審團除了來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的相關專家、學者外,嚴介和將親率一批卓越的企業家團隊擔任評審,作為活動的權威發聲者。
不僅如此,為確保活動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嚴肅性,主辦方並專門成立了“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課題組,負責制訂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指標評估體系、數據採集以及實地考察調研等工作。

課題組介紹

課題組指導:
鄭新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
嚴介和 華佗論箭組委會首席顧問
課題組組長:
陳永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
課題組副組長:
袁崇法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徐洪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
嚴 昊 華佗論箭組委會主席
課題組成員: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華佗論箭組委會相關專家、領導。

探尋目標

“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活動以發展型城市為主體,具體定位為常住人口30—100萬的中小城市,即148個符合發展型城市判斷標準的地級市及39個縣級市。

活動流程

“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活動採取組委會提名、評審團投票的方式分別面向全國展開,根據“政務環境最佳”、“生態環境最美”、“成長環境最好”、“信譽環境最優”、“經濟環境最強”五大標準進行遴選,歷經“指標體系構建”、“專家實地調研”、“廣泛徵求意見”三個階段,最終確定出十家最具成長潛力的“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與其他相關活動基於高校、科研機構、媒體等作為評審所不同的是,活動評審團除了來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的相關專家、學者外,嚴介和將親率一批卓越的企業家團隊擔任評審,作為活動的權威發聲者。

啟動儀式

2014年3月29日,“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大型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叢明,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副局長白津夫,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魏後凱,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袁崇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等專家領導與嚴介和一起出席活動並見證“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的啟動。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應邀與相關專家參加了啟動儀式前的專家研討會,並就“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課題評價指標及“人的城鎮化”、“地方債”等話題展開研討,在完善活動評價體系的同時,為當前城鎮化建設建言獻策。“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課題組成員、相關專家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家媒體記者共同與會。

頒獎典禮

通過智慧企業家和權威機構專家的智慧發掘、嚴格遴選,首批十家“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將最終確定,並亮相於2014年7月5日在廣東召開的“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頒獎典禮。
屆時,第四屆“中外政商領袖華佗論箭”、第四屆“富民感恩論壇”活動將與“探尋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頒獎典禮聯合舉辦。活動擬邀請來自五大洲的五大家族——美洲布希夫婦、歐洲布朗夫婦、亞洲李明博夫婦、澳洲霍華德夫婦、非洲安南夫婦,與嚴介和一起,就世界熱點話題展開全球對話。與此同時,與會國際政要嘉賓將為首批十家“中國發展型魅力城市”頒發榮譽證書。

倡導口號

魅力發展:
城市功能:公益而不功利;
城市環境:豐美而不豐滿;
城市人文:阿拉而不排外;
城市經濟:強大而不飽和;
城市發展:從容而不匆忙。
把空間留給空間,有空間就有未來。
——嚴介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