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吹落嬌紅,飛入閒窗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概況

【作品名稱】採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詮解

"桃花羞作無情死",桃花,是個艷麗嬌柔、多情婉轉的意象,花開總要花落,而桃花的落地卻是不甘心的,因為它是多情的話,無法接受無情的死。和人一樣,多情的花總要有某種多情的死法。

"桃花羞作無情死"是從桃花而言,接下來的"感激東風"是從觀花的容若而來的。感激東風,把嬌紅的桃花吹落,沒有任它委於塵土泥濘,而是吹它飛進了容若的小窗,讓它來陪伴容若這個正陷於煩惱鬱悶的才子。--懊儂,就是煩惱、懊惱的意思,這裡是指稱煩惱中的容若。

下片開始,"誰憐辛苦東陽瘦",是容若的自況。

東陽瘦是南朝沈約的典故,沈約也是和容若一樣的美男子,也一樣的才調高絕,我們現在得以欣賞四聲分明、抑揚頓挫的詩詞音律,還得要感謝沈約這位音律研究的開山鼻祖。沈約曾作東陽守,人們便稱他為東陽,這是古人一種習慣的稱謂方式。沈約在一次書信中談到自己日漸清減,腰圍瘦損,此事便成為了一個典故,習見的用法是"沈腰"或"沈郎腰"--前者如李後主的名句"沈腰潘鬢消磨",後者如許庭"東君特地、付與沈郎腰"。有趣的是,沈約的腰肢消瘦本來是愁病所損,但一來因為六朝時代特殊的審美品位,二來因為沈約素來有美男子之稱,故而沈腰一瘦,時人卻許之為風流姿容。

賞析

從最初《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待嫁女子的飽滿驚動;到唐詩要案“人面桃花相映紅”主犯崔護的迷離惆悵,再到貂蟬仰面對雲長說的那句“亂世桃花逐水流”,訴盡亂世女兒的坎坷流離。桃花這東西,惹起人太多遐思。她可以滿山滿野漲破眼帘的妖艷,也可以是居在人家的小院迴廊處,合著艷陽雲影,好一番清正飛揚。

桃花的飛揚,落在眼底是春光迷離,亦或是桃花隨水水無情的悲涼。只看觀花賞春人的心境了。然而“桃花羞作無情死”,容若作此哀語,我不信他是獨獨為了傷春。

窗間台上,看見被風吹落的桃花,飛伴在那個失落的人的身邊,滿地桃花飛,容易叫人想起那個“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的息夫人。

絕色的容貌,出眾的才情,讓我徹底愛上你,也讓他們有了將你從我身邊帶走的理由。你也入了宮,成為權力祭台上聖潔的祭品。從來好物難留。我以為是一生一世的執手相看,而你不過是月上桃花,偶爾晃動在我的夢境裡。

我將你比作桃花夫人,你知道,我明白你的苦衷,從沒有誤解你的意思。你入宮為妃也只是身不由己,身不由己。

古詞里說沈腰潘鬢消磨,以此來指姿態、容貌美好男子在歲月中折損,令人惋惜。潘岳初入東都時是“擲果盈車”的檀郎,驚艷到洛陽少女老婦全城出動來觀賞帥哥,宦海浮沉被貶為河陽縣令,十年風霜老了華發,再入洛陽時,已是滄滄男子。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