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武林中,不管哪派功夫,都有代表傳承人物,一般在書面和口頭上都稱作掌門,而在這一點,崆峒派有別於其他門派。
由於崆峒派武術繁雜甚多,開派祖師飛虹子將其根據人的性情、處事方式等因素分為五個門類(後發展為八門),每門有掌門人,即飛龍門掌門、追魂門掌門、奪命門掌門、醉門掌門、神拳門掌門、花架門掌門、奇兵門掌門和玄空門掌門,但他們只負責掌管本門下的弟子,八個掌門是平級關係,不互相管轄。而這八門的弟子又有統一的領導者,即崆峒派的代表傳承人物,此稱之為掌派人,但此稱謂大多用於內部書面,口頭上還是稱之為掌門,例如:燕掌門、白掌門。由於玄空門武功基本是掌派人獨修的功夫,所以玄空門的掌門基本也就是下一任的掌派人了。
按崆峒派的山門規戒,每代掌派不能有其他工作,一生只能專門從事傳授和弘揚崆峒武術。
傳授與開派
崆峒派早年的門規中又有傳授和開派一說。按照掌派人的傳代數,逢單(即第一代、第三代等)叫傳授,逢雙(即第二代、第四代等)叫開派。傳授,就是師父儘量將所有武功傳授徒弟,不使其失傳。一個師父至多不超過十六個徒弟。所謂開派呢,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各地方都要有一定數量的徒弟練我派的武術。按規矩,先開派的地方入門早的為師兄,後開派的地方入門晚的是師弟,而不以武功高低分師兄師弟。
崆峒派還有一個規矩,就是每個徒弟所傳的武功都是不一樣的,分為一、二、三等。除徒弟外,還要有十個開山門弟子。他們必須是從優秀的徒弟中選拔出來的,授以崆峒派高級武功,做為掌派者的助手。傳授一個徒弟武功的時間,一般為三年。但每位掌派要到各地去傳授武功,來回走動。所以,三年時間是指師父實際指導的累計的三年時間,三年滿,方可出師。
各代掌派人
最初的崆峒派由於門規森嚴,加上對掌派人審核資質比較嚴格,從唐末到現今,崆峒派的掌派人只傳到第十一代。能成為掌派人,除了作風品行等因素外,其中有一條是掌派人必須修完崆峒派八門中的所有武術,崆峒武術繁雜甚多,一般弟子根本到不到這個資格,由於門規森嚴,故只能等到這個“奇才”出現,方可成為掌派人。崆峒派歷代掌派人如下:
第一代 飛虹子 唐朝末年 甘肅
第二代 飛綏子 宋朝 甘肅
第三代 雲離子 元朝 甘肅
第四代 飛雲子(黃衫客) 明朝 甘肅
第五代 眉姑(女) 清朝 四川
第六代 飛塵子(曲一洪) 清朝 四川
第七代 陸塵子 清朝 湖南
第八代 袁一飛 清朝 廣東
第九代 胡飛子(胡惠民) 民國 廣東
第十代 燕飛霞(王進) 吉林
第十一代 白義海甘肅 平涼
第十二代陳虎甘肅 平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