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奧爾內斯木板教堂

挪威奧爾內斯木板教堂

挪威奧爾內斯木板教堂始建於12-13世紀,坐落於松內灣郡的奧爾內斯,挪威人把木結構教堂稱作“斯塔布希爾凱”,奧爾內斯木結構教堂因保存完好而被譽為“斯塔布希爾凱的女王”。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迄今為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收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木結構基督教教堂。

建設沿革(歷史)

在基督教初入挪威時,大部分教堂都建在被基督徒摧毀的挪威原住民的聖地和廟宇的原址上,本建築最初是挪威人祭祀祖先和神明的地方,卻被侵入者強行占據,並在周圍立起了刻有十字架的石碑,以供死後安息。因此,木教堂在挪威極端民族主義者眼中,又被視為對挪威傳統文化的褻瀆。這是一座完完全全的木結構建築,建造於12-13世紀。

從基督教傳入(約為995-1030年),到14世紀中葉黑死病在歐洲大面積傳播,挪威人先後建造了將近千座木教堂,在挪威西南部及波羅的海入海口一帶的河流沿岸星羅棋布。存世至今的32座(一說28座)木教堂中,奧爾內斯教堂年代最為久遠。

考古發現表明,這種木板教堂是在北歐尚未基督化以前修建的,那時候,正是木板教堂建築盛行的年代。1000年前後,到北歐來的第一批基督教傳教士也接受了這種木頭建築的傳統。

教堂內部以暖色系的老松木為主調。其中的陳設,有些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比如唱詩班中主教的座椅、木質的耶穌受難群像和兩個利莫格斯的裝飾銅蠟台。12世紀的方形浮雕木板,以人像、葉飾和龍飾牆裙為點綴,呈現出一種更高層次的宏大氣勢。而高壇屏風和名為“克羅卡斯托倫”(又名“蒙特家庭長椅”)的封閉長椅,則是17世紀60年代的產物。

文物遺存

奧爾內斯教堂初立後屢經原址重建,其中有些木構件的年代甚至可以向前推得更早。我們如今看到的是它第三次重建後的狀態。一位參與修復教堂的工匠曾說,這座木教堂之所以能夠經受幾個世紀的洗禮:教堂建造在石基上,石基支撐著底基木座,底座上再豎起圓柱和支撐物。在木質建材和地面之間,有石頭做隔離,木料不與土壤直接接觸,也就不會有被腐蝕的風險。

文物價值及保護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迄今為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收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木結構基督教教堂。

在社會與文化的研究價值:文物保護為後代研究當時的歷史提供了有理有據的科學依據,讓現代人民了解祖輩的思想和文化並傳承下去,為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後輩們能通過技術借鑑為現代建築和文化提出革命性的轉變。

結構

奧爾內斯木板教堂內景 奧爾內斯木板教堂內景

這是一座完完全全的木結構建築,教堂為四方形的3層建築,建造於12-13世紀。那個時代的工匠習慣於用磚石去營造宗教的永恆感,北歐人卻因掌握著豐富的森林資源,而對木頭情有獨鍾。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所有國家,傳統的建築用料都是木材。在基督教傳入該地區的初期,絕大多數教堂依然延續著以松木建造的慣例。雖然在丹麥和瑞典,這種傳統很快就被更為堅固經久的石材所取代,不過,木結構教堂在挪威卻依然盛行。

參觀參考

這是一座三層建築,內部的屋角立有巨大的木支柱,每根柱子和外壁的厚板又分別被垂直嵌入底梁和承梁。因為用於支撐教堂結構的圓木柱看起來像是帆船的桅桿,這類木結構教堂又被稱為桅式教堂。上教堂立柱上端的浮雕裝飾。

奧爾內斯教堂北牆上老入口的裝飾,據說其中四條腿的動物是獅子,代表基督,它口中的蛇則代表撒旦,善與惡鬥爭的主題由此顯現。這種木雕造型後來被稱為“奧爾內斯式”。

奧爾內斯木板教堂的背後是長滿林木的山麓,前面有石塊壘成的圍牆。教堂為四方形的3層建築,每層都有陡峭的披檐,上有尖頂,外形很像東方式古廟。教堂里保存有許多12世紀的精美木雕畫,其中不少是方形的浮雕板,周圍有人像浮雕裝飾,還有雕有葉飾和龍飾的牆裙。浮雕的風格與威爾金人的藝術風格很相似,這顯然是由於挪威與愛爾蘭之間交流產生的。這種藝術風格,從奧爾內斯教堂的浮雕上看,表現出一種更高層次的宏大氣勢與強烈力度。教堂內有中世紀的陳設,如一個木質耶穌受難群像和兩個利莫格斯的裝飾銅蠟台。聖台與布道壇、邊座、唱詩班的屏飾、靠背長凳和壁畫都是1700年以前的物品。教堂的特點是屋角上有巨大的木支柱,上面由梁和承梁所固定,內部的其他支撐件相對減少。從教堂的平面圖看,很容易使人聯想起那種裡面有木頭柱廊的大教堂。

教堂的一些部分是源自原址的舊教堂,所以年份更久遠。教堂的北門是其中最古老的部分,上面刻有一些動植物為主題的圖案,動物的形態就像蛇一樣。這扇門取自前教堂的西前門,它的歷史可追溯至1050年。

奧爾內斯木板教堂外觀 奧爾內斯木板教堂外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