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地槽

地槽—地台說是傳統的大地構造學說。1859年美國的霍爾在對阿巴拉契亞山地的研究中,結論認為山脈是在地殼的巨大拗陷中形成的。1873年丹納把這種拗陷地帶叫做地向斜(又譯為地槽)。1885年,休斯又首先提出地台概念,他認為地台是地殼上穩定的地區。1900年法國E·奧格在他的《地槽和大陸塊》一書中,才把地殼劃分為地槽和地台兩種基本構造單元。

簡介

地槽—地台學說產生後,從十九世紀末到現在,一直占據統治地位。在產生大地構造動力來源的看法上又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以地殼的垂直運動(升降運動,振盪運動)為主;一是認為以地殼的水平運動為主。其中以垂直運動的觀點占主要地位。

槽台論認為,地球表面分布高峻的山脈或島弧的地區,都曾是地殼的活動地帶—地槽,這裡地殼升降運動的幅度和速度都較大,沉積物達到很大的厚度,構造變動和岩漿活動強烈,變質作用顯著。地台也稱陸台,代表地殼上比較穩定的地塊,其輪廓呈渾圓狀,在現代地形上一般表現為丘陵起伏的波狀平原、低山綿延的大片高原或微傾的大陸架淺海地區。這裡除幅度不大的整體升降運動外,構造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等都不如地槽強烈。

地槽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由下沉而轉為上升,經過褶皺變質,逐漸變成穩定的陸台。在地殼演化的不同地質時期內,都有一部分地槽向陸台轉變,因而地槽的面積就逐漸縮小,陸台的面積逐漸擴大。1945年黃汲清教授提出多旋迴說,認為地槽向地台的轉化一般都經歷了由量變到質變的多旋迴發展過程,即一個褶皺帶的形成往往是經歷了多次造山運動。1959年,陳國達教授根據地台活化現象,提出地窪說,認為由地槽區(活動區)轉化為地台區,只是達到相對穩定,並不是地殼發展的最後形式和階段,在一定條件下,它還可以轉化為新型活動區—地窪區。

發展階段

根據槽台論的基本觀點,地殼的發展和地表形態的演化,大致經歷了如下幾個主要發展階段:(1)太古代和元古代。地殼普遍處於不穩定的地槽狀態,造山運動比較頻繁。那時地表還沒有廣闊的大陸,到元古代中期,開始出現廣大的相對穩定地區,逐漸轉化為古陸台。如非洲陸台、南美陸台、澳大利亞陸台、印度陸台等組成的岡瓦那古陸,以及北方的俄羅斯陸台、西伯利亞陸台、中國東部陸台、北美陸台。它們被蒙古地槽、烏拉爾地槽、加里東地槽、阿巴拉契亞地槽和古地中海地槽所隔開。此外,還有科迪勒拉地槽、安第斯地槽、西太平洋地槽等。

(2)古生代後期。加里東運動發生,這在加里東地槽、蒙古地槽北緣、阿巴拉契亞地槽北段等表現尤為強烈,使原來的滄茫海底,褶皺成山,陸地範圍擴大。

(3)石炭紀到二迭紀。海西運動掀起,許多地槽區先後褶皺隆起。中國的大部、歐洲中部、北美東部、非洲西北部、澳大利亞東部,以及亞歐之間的山脈都是海西運動的產物。這時亞歐大陸連成一體,陸地面積空前擴大。而岡瓦那古陸出現分裂趨勢,局部地區發生拗陷和下沉,海水侵入。

(4)從侏羅紀開始到白堊紀。太平洋運動(稱舊阿爾卑斯運動)使環太平洋地槽靠大陸部分的內帶發生強烈的褶皺,造成東亞大陸邊緣和美洲西部高大山系,陸地又向外擴展一步。與此同時,在一些相對穩定的陸台區,地殼又重新趨於活動,產生斷裂,大規模岩漿侵入和噴發,以及大幅度的拗陷。到中生代末,岡瓦那古陸徹底解體,南方各大陸及印度洋、南大西洋已基本形成。

(5)新生代。這是最終形成現代地表形態的一個發展階段,通過第三紀中期開始的新阿爾卑斯運動(也稱喜馬拉雅運動),古地中海地槽發生強烈褶皺,形成了橫貫東西的、年輕高大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環太平洋地槽的外帶也相繼褶皺上升,形成東亞島弧山脈和美洲西岸山脈。新阿爾卑斯運動的影響還擴及大陸的其它地區,如中亞、西歐等古生代褶皺帶又被抬升和斷裂,東非大裂谷繼續擴大,並有大規模玄武岩噴發活動,等等。

到第三紀末,全球海陸分布輪廓和起伏形態已接近現代。挖地槽就是:利用工具開鑿一個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