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圓鈔王珍藏冊

《拾圓鈔王珍藏冊》收錄第三套人民幣拾圓10枚,第四套人民幣拾圓10枚,澳門中國銀行2012年壬辰龍鈔100枚,澳門大西洋銀行2012年壬辰龍鈔100枚,總計220枚拾圓珍貴券種。《拾圓鈔王珍藏冊》限量發行10000套,發行價29800元人民幣。

簡介

《拾圓鈔王珍藏冊》收錄第三套人民幣拾圓10枚,第四套人民幣拾圓10枚,澳門中國銀行2012年壬辰龍鈔100枚,澳門大西洋銀行2012年壬辰龍鈔100枚,總計220枚拾圓珍貴券種。此外,還附有一張神秘拾圓鈔,《拾圓鈔王珍藏冊》限量發行10000套,發行價29800元人民幣。

拾圓鈔背景

拾圓,作為人民幣十進制的第一個基礎幣種,充滿著吉祥的寓意:十全十美,圓圓滿滿。從第一套人民幣誕生之日起,拾圓就一直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曾幾何時,拾圓大團結可謂最高級別的財富象徵。而今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更為大額的幣種充斥於流通領域。縱觀五套人民幣的發行,拾圓從未缺席過,由此可見其承載的特殊功能和發揮的巨大作用。拾圓雖然是最為常見的幣種,但蒐集起來並不容易。

拾圓鈔歷史版別

第一套人民幣10元券共發行有四個版本:第一種發行於1948年12月1日,正面為灌田圖和礦井圖;第二種發行於1949年2月23日,正面為鋸木和犁田圖;第三種發行於1949年5月25日,正面為火車站圖;第四種發行於1949年8月,正面為工人農民圖。由於第一套人民幣10元券發行時尚處於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時至今日,已絕少見到。第二套人民幣的10元券最初發行於1957年12月1日,正面主題為工農聯盟,因票幅太大,因而這一版本的10元券被稱為“大黑拾”。當時這一券別連同1955年發行的3元券、1957年發行的5元券共三種大面額紙幣均委託蘇聯代印。中蘇交惡後,中國人民銀行在1964年4月14日宣布只收不付,一個月後停止收兌全部作廢。之後中國人民銀行並未發行新的10元券,所以10元的面值從市面上消失了近兩年。留存於市場上的“大黑拾”寥寥可數。第三套人民幣10元券發行於1966年1月10日,正面圖景為人民代表走出大會堂,這一版本的10元券被稱為“大團結”,自1996年3月1日開始只收不付,並於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第四套人民幣10元券最初發行於1988年9月20日,也處於只收不付的狀態,並且數量在逐日減少。

收藏價值

《拾圓鈔王珍藏冊》將拾圓券作為收藏主題,予以集中發行,歷史意義重大。同時收錄了澳門2012年發行的紀念龍鈔兩枚各100張,更讓“拾圓”的內涵深厚和寬廣,堪稱拾圓券的大集藏,是一款老版“文物鈔”和新版“投資鈔”完美融合的典範,其紀念價值和收藏價值可想而知。

發行信息

發行時間:2013-01-2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