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密叢型具香味草本。稈直立,高50-110厘米。葉鞘無毛,稈生者短於 其節間,基生者枯老後破裂向外反卷,露出其紅棕色的內面;葉舌膜質,截圓形,長約2毫米;葉片線形,扁平,無毛,長30-60厘米,寬3-5毫米,邊緣粗糙,頂端長漸尖。偽圓錐花序較狹窄,長20-35厘米,具少數上舉的分枝,第一回分枝具3-5節,第二回分枝多單生;佛焰苞長1.2-1.5厘米,紅褐色;總梗長約3毫米;總狀花序較短,具3-5節,長8-12毫米,成熟時總狀花序叉開並向下反折;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長1.5-2毫米,邊緣具長0.5-1毫米之柔毛。無柄小穗長3.5-4毫米;第一穎中部寬約1毫米,背部扁平,具2(-4)脈,脊緣具翼,頂端鈍,具微齒裂;第二外稃長約1.5毫米,2裂片間伸出長7-8毫米之芒;芒柱短,芒針鉤狀反曲,長4-5毫米。有柄小穗長3-3.5毫米,第一穎具7脈。染色體2n=20 (Tateoka,1953,1954;Chen et Hsu,1962)。花果期7-10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600米以下的草地。
地理分布
產於廣東、海南、台灣及廣東沿海島嶼;也分布於太平洋島嶼、越南、菲律賓及馬魯古群島。模式標本采自澳門。
本種提示
本種植株的小穗較小,長3.5-4毫米,芒亦較短,長7-8毫米,主產於我國南部及沿海島嶼。以往有許多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