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觀音菩薩

拜觀音菩薩

拜觀音菩薩是福建,浙江等省民俗之一。俗傳觀音菩薩農曆二月十九日出生、九月十九日出家、六月十九日得道。民間和佛門在這三個日子都要舉行紀念、享祀活動。觀音又叫觀自在、觀世自在、觀世音,俗稱觀音菩薩、觀音大士。觀音為阿彌陀佛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又是漢化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民間奉其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基本信息

觀世音

俗稱眾生遇難,只要喊其名字,讓其“觀”到“世音”,即前來救助,故稱觀世音。

在鼓樓區一些家中奉祀觀音,觀音金身及觀音廟處處可見。

觀音菩薩

,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詳見《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根據《法華經》,"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南無觀世音 師子無畏音 大慈柔軟音 大梵清淨音

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 能施眾生樂 濟度生死岸

[編輯本段]【聖號釋意】

觀世音菩薩在梵文佛經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Avalokiteś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譯名,有好幾種,竺法護譯為「光世音」,鳩摩羅什的舊譯為「觀世音」,玄奘的新譯為「觀自在」,中國通用的則為羅什的舊譯。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但照梵文原義,尚可譯作「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窺音」、「現音聲」、「聖觀音」等。

梵文意譯,又稱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等,意思是“觀照世間眾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全稱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的名字蘊含了菩薩大慈大悲濟世的功德和思想。據《妙法蓮華經》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一起,被稱為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在佛教諸菩薩中,位居各大菩薩之首,是我國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

觀世音菩薩的意思,可有兩種解釋:1.是《楞嚴經》卷六所說這位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做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別聲音,致受外境讚嘆或誹謗等所動,生起貪、嗔、痴、愛、惡等煩惱,促成殺、盜、淫、妄惡業,再受輪轉生死的苦報。若能觀察分析世間音聲之虛妄不實,而不受一切歪境干擾、影響,就能入於如如不動的大解脫境。2.是《法華經·普門品》所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也就是說,凡有眾生,若在苦惱之時,只要聽說過觀世音菩薩,並能虔誠地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而即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悲華經》中也說:「寶藏佛授記云:汝觀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可見,《楞嚴經》是依觀音法門的自修而言,而《法華經》(普門品)及《悲華經》則是依觀音菩薩的度他而言。

至於「觀自在菩薩」,是唐玄奘的新譯,最有名也最通用是出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頭一句,現在流行的《心經》,便是出於玄奘的譯筆。但是,《心經》自古以來,共有七種漢文譯本,玄奘屬於第二譯,初譯則出於羅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已學到了《心經》,而且對於觀世音菩薩抱有絕對的信仰心。根據玄奘大師傳中記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觀音靈感的經驗,例如:1. 當他經過八百里流沙河的時候,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而妖魔鬼火之多,猶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邪魔惡鬼,在他前後纏繞,他都以念《心經》而遣散了這些魔鬼的作祟。2. 當他出了玉門關,晚宿沙漠中,隨從他的胡人忽起變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時誦經念觀世音菩薩,胡人見了頓失殺心,又睡了下去。3. 玄奘正在橫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賀延磧的時候,經過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潤喉,他和所騎之馬,均因缺水而倒臥在沙漠之中,此時奘師便在心中默禱觀世音菩薩,他說:「玄奘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群生,以救苦為務,此為苦矣,寧不知耶?」禱告之後,在夜半忽有涼風觸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暢,眼得明朗,馬也能起來走了,走了十多里,馬兒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經數里,忽見青草數畝,並有一個水池。奘師與馬,始得救濟,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絕非原有,乃是觀音菩薩慈悲變現而來。

為什麼觀世音又名為觀自在?根據梵文「阿縛盧枳帝濕伐邏」的原義,含有「觀照縱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的意思。現借用太虛大師的話來作一解釋,他說:「因為觀世音菩薩有般若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難。平常人執五蘊為世界、為我,就不能照見五蘊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見五蘊皆空,則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無人無我,則能以眾人苦難為苦難,這樣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無私的偉大人格,發揮救苦救難的作用。」(見《太虛全書·雜藏》五五一頁)

如何拜觀音

一、心存恭敬。

二、身心清淨。

三、做好人,存好心。

四、形式在其次。

五、最好有正確的目的。

簡言之,心敬,身淨,存善心,就夠了,這是根本。詳說就多了。

進入大殿應有的禮儀:

1.緣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餘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通道,,任意穿梭遊走。

4.進殿之前當先淨身心,洗淨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後方能瞻仰聖容,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5.於佛殿內只能右繞,不可左鏇,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6.於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譁,除聽經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於殿內,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於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於口袋內,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於臥室內。

2.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如在經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時間、空間不便,可合掌或問訊。

.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進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損壞或不潔,應儘量修復,如重新裱褙等,並使其潔淨。

(2)如無法修復,紙制者應以恭敬之心火化,並將余灰持往淨處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後,灑散於河川大海,勿使人踐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

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5.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後,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

6.如看見佛像或經書置於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淨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拜佛宜從佛制,其拜法與俗制不同,茲將拜法詳述如下:

(一)兩手(十指併攏)和掌(斜向上)當胸,站於蒲團之前, 兩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離約二寸左右,足尖距離約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團之中心,左掌不動,兩膝跨開,跪於蒲團上

(三)以左掌按於蒲團之前左邊;

(四)以右掌從中心移於蒲團之前右邊,兩掌相離六寸許;

(五)以頭按於兩掌中間之蒲團上;

(六)以兩手掌向外邊翻轉(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頭面接足禮);

(七)以兩手曲指反轉,仍按於蒲團之原處;

(八)頭離蒲團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於蒲團之中心;

(十)以左掌離蒲團,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狀;

(十一)以右掌用力撐起(兩膝同時離蒲團),合於左掌當胸,此為一拜,至少三拜,多則以三數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拜畢後尚有一禮,如世俗之作揖,名曰問訊,乃剛拜畢兩手合掌當胸時,即以所合之掌微側向下(是時鞠躬)放至近腹處。後以右掌置於左掌之內,疊成拳式,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齊(是時已直齊躬),再以兩手徐徐放下合掌當胸,手心向上,右手疊至左手至上,兩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彌陀印即左手疊至右至上余與三昧印同),此為拜佛禮畢,頭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開而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