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拜瑞·內勒巴夫(Barry J. Nalebuff):麻省理工學院經濟與數學碩士、牛津大學博士,現於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競合策略、購併、賽局理論、決策分析等課程,亦於法學院教授談判策略課程。他與人合著的第一本書:《策略性思考:商業、政治與日常生活的競爭優勢》(Thinking Strategically: The Competitive Edge in Business)是商學院必讀的教科書,不僅被譯為七種語文,在日本更成為暢銷書。
曾擔任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花旗銀行(Citibank)、貝爾大西洋電話(Bell Atlantic)等公司顧問。
並與麥肯錫顧問公司合作,將賽局理論套用到顧問實務;
另外也為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設計個人通訊頻譜拍賣。
合作競爭理論
合作競爭理論,源於對競爭對抗性本身固有的缺點的認識和適應當今複雜的經營環境。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耶魯大學管理學教授拜瑞·內勒巴夫(Barry J.Nalebuff)和哈佛大學企業管理學教授亞當·布蘭登勃格 (AdamM.Brandenburger),他們的代表作是1996年合著出版的《合作競爭》。他們認為,企業經營活動是一種特殊的博弈,是一種可以實現雙贏的非零和博弈。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進行競爭,也有合作,提出了合作競爭(Co-competition)的新理念。它是對網路經濟時代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和獲取價值的新思維,強調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傳統企業戰略過分強調競爭的弊端,為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研究注入了嶄新的思想。同時,利用博弈理論和方法來制定企業合作競爭戰略,強調了戰略制定的互動性和系統性,並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進行博弈策略分析,為企業戰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合作競爭戰略管理理論的核心邏輯是共贏性,反映了企業戰略在網路信息環境下,要以博弈思想分析各種商業互動關係、與商業博弈活動所有參與者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競爭關係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