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鋸地帶

拉鋸地帶

《拉鋸地帶》,作者是董陸明 ,由 解放軍文藝 出版社於 2008 年出版。描述的是三省交界的豫西地區以余家家族為代表的豫西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如何周鏇在國民黨政府與國民黨軍隊、日本侵略者、當地土匪勢力以及共產黨之間,如何最後選擇共產黨走向抗日反蔣正確道路的過程,十分好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爺爺賭博輸掉了我家的地,輸掉了我的大伯二伯。族長三爺搶回我的兩個伯伯,又為我們搶回一個奶奶,並向人們宣布:我爺爺有魔症病,以後輸房贏地都不算數,我家的事由奶奶說了算。奶奶帶領全家辛勤勞作,幾年之後便贖回了八畝土地,為大伯娶回媳婦。我家的光景剛有起色,土匪來了,三爺帶領鄉親們打走了土匪。大伯軍校畢業後當了軍官。大娘生了黑蛋哥,我家添了小毛驢、大黑驢,在災年裡又為二伯娶了媳婦,還收留了一個長工。我家的光景芝麻開花節節高。日本人來了,三爺堅決不和日本人簽親善協定,不參加偽軍。我大舅爺帶領八路軍來了以後,三爺帶領全村的爺們參加了八路軍,我大伯二伯二娘也成了八路軍官兵。他們與日本人打,與漢奸偽軍打,與國民黨還鄉團打。人們殺紅了眼,我家和幾個姑奶奶家由親戚變成了仇人。在反反覆覆的拉鋸中,大娘死了,大黑驢死了,小毛驢也死了;奶奶的娘也死在我家;我家的幾任看家狗也死在人們的槍下。我家的房子燒了再蓋,蓋了再燒;我家的人生了死,死了再生。村里各家也和我家一樣,青壯年大都戰死了。有許多人家被殺得殺雞犬不留。村幾乎成了廢墟,老人、女人和娃們種地收莊稼、跑慌亂,在血與火中苦熬,盼望著戰爭早點過去,太平年月早點到來。然而就在革命勝利前夕,以我村鄉村為主的獨立團卻因“叛變”跡象被自己的隊伍“消滅”。三爺氣瘋了,我大舅爺也鬱悶“失水”而死,我大伯、二伯和我家的長工老曹也在戰鬥中悲壯犧牲。十月一夜裡,奶奶帶著一群娃們給死去的親人們送寒衣,祈求老天爺以後再也不要讓人們打仗。

編輯推薦

戰場上,廝殺、傷殘、死難的人,哪個不是爹生娘養!

本小說寫三省交界的豫西地區以余家家族為代表的豫西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如何周鏇在國民黨政府與國民黨軍隊、日本侵略者、當地土匪勢力以及共產黨之間,如何最後選擇共產黨走向抗日反蔣正確道路的過程,十分好讀。

這是一部描寫二十世紀上半豫西地區民間英雄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 我”一家在戰亂年代的遭際和石泉村人英勇悲壯的生存抗爭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感天動地的民間英雄,描繪出一副刀光劍影、波瀾壯闊的中原歷史畫卷。我爺爺賭博輸掉我的大伯三伯。族長搶回兩個伯伯,又為我們搶回一個奶奶,奶奶帶領我家人辛勤勞作,終於使光景有所起色。土匪來了,日本人來了,我大舅爺帶著八路軍來了。我一家和全村鄉親跟著三爺都投了八路軍。

在反反覆覆的拉鋸中,人們殺紅了眼,一個又一個家庭被殺絕,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化為泥土。在最後勝利前夕,我大舅爺我大伯二伯我爺爺我三爺也死了。奶奶在十月一晚上給死去的親人送寒衣,祈求老天爺,以後再也別讓人們打仗。

作者簡介

鄭州文聯專業作家1960年生於河南澠池縣農村,1982年畢業於洛陽師專中文系。當過教師和企業報編輯。1991年開始在《三門峽日報》社當記者。2007年起調鄭州文聯。發表長篇小說《黑白之間》和《荒地村》,中篇小說《紅梅抱村》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