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加固

抗核加固是對武器系統採取的抗核爆炸破壞作用的加固措施,是核防護的重要手段之一。

抗核加固

正文

武器系統採取的抗核爆炸破壞作用的加固措施,是核防護的重要手段之一。亦稱核加固。其目的在於提高武器系統在核戰爭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避免或減輕核爆炸的破壞。
核爆炸的不同破壞效應,對武器系統的破壞機制、破壞程度各不相同。例如,飛彈核武器及其發射、控制、指揮和通信系統,在核戰爭中會遭到敵方的核襲擊,在進攻中會遇到敵方的核火力攔截,對同一目標“連射”時可能自相摧毀。為使武器系統在核戰爭中有效使用,指揮通暢,必須進行抗核加固。
20世紀50年代初,美、蘇兩國就開始通過核試驗與化學爆炸模擬試驗,研究核爆炸效應。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蘇兩國從一系列高空核試驗中,發現一些特殊效應,如使指揮控制通信系統失靈的高空核電磁脈衝效應,使通信和雷達中斷的電離層效應,以及X射線對武器系統結構所引起的熱激波效應等。這些效應給戰略核武器帶來嚴重威脅。為滿足戰略核武器抗核加固的需要,美、蘇兩國加速了核爆炸效應模擬工作的進程。70年代以後,美、蘇、英、法等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了各種大型核爆炸模擬設備,開展對武器系統抗核加固的研究。美國現役的飛彈核武器,除60年代初部署的“大力神”Ⅱ洲際飛彈外,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抗核加固。對研製中的“三叉戟”Ⅰ潛地飛彈和 “和平衛士/MX”洲際飛彈,採用了更先進的抗核加固技術。
核爆炸效應模擬,是進行抗核加固研究和試驗必不可少的手段,可用來探索各種武器系統在核環境下所受的影響和損壞規律,檢驗加固措施的有效性。模擬方式主要有高能炸藥爆炸、實驗室設備模擬、計算機模擬等。對某一種破壞效應,可以有多種模擬手段。美國已建造的實驗室,模擬設備達數百台之多,可模擬衝擊波、熱(光)輻射、早期核輻射、電磁脈衝等。模擬試驗的優點是便於控制和測量,可多次使用;其缺點是不能獲得核爆炸的綜合效應,有些核環境還不能較逼真地模擬,有一定局限性。因此,為鑑定武器系統的抗核加固能力,最後還要通過核試驗進行驗證。到80年代初,美國仍每年耗費幾千萬美元,至少進行一次坑道式地下核試驗。
武器系統抗核加固的一般程式是:首先分析未來戰爭中可能遭遇的核環境;了解各種核爆炸效應對不同武器系統的破壞作用;在武器系統設計初期擬定抗核加固指標和方案,通過模擬試驗驗證其可行性;最後在核試驗現場鑑定武器系統的抗核加固能力。
抗核加固途徑因不同的武器系統而異,並要統籌兼顧地考慮各分系統和設施的抗核加固問題,實施均衡加固。加固途徑大致可分三類:①削弱核爆炸破壞因素的作用,如禁止法、加厚防護層、減震等;②增強武器系統自身的抗核能力,如飛彈發射井加固、提高電子元器件輻射容限、選用抗核性能好的材料等;③用迴避技術,使易受損的電路或子系統暫停工作,直到瞬變電壓和電流下降到不影響系統工作性能時為止,以避開核爆炸瞬時效應的影響。抗核加固是涉及多學科的新興技術,其發展方向是探索更經濟、簡便、有效的加固措施,尋求更先進的模擬試驗技術,逐步減少對核試驗的依賴。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