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步法

抖空竹時並不是原地不動,而是隨著空竹的自轉和各項動作的不同角度,不斷地在變換著自己的步法。這就是上節身法中所提到的“身隨步轉,步隨身換,身隨空竹走”這一基本理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由於空竹動作千變萬化而沒有定式,所以抖空竹時的步型、步法種類繁多,變換較頻。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抖好空竹,就必須掌握好抖空竹時的步型、步法與手法。

步法類別

步型是腿腳運動路線的表現,步法是抖空竹動作中的運行方法。 “先看一步走,後看一伸手”就充分說明步型與步法在抖空竹中的重要性。步子做對了,就等於抖好空竹的一半;步型、步法亂了,就好像亂了陣法,就不能抖好中竹,甚至空竹還會傷人。

1步型。

(1)正步

正步的步幅、步度是抖練者本人的一腳長、二腳寬。前腳跟和後腳尖分別落在一個正方形的對角點上,兩腳尖平行向前,腳尖不向里扣也不向外擺。正步在開始練習盤絲時和向前移動時多採用此步法。

(2)馬步。兩腳跟間距約o.6m,兩腳尖稍向外撇,成八字狀。兩膝蓋尖必須與丙腳尖方向一致,腳腕、胳窩和大腿根部構成三處括弧狀,這樣兩腳底則會有空松輕靈之感。此外,還要求收膜、松腰、收臀,意想脊柱像一根鋼筋直插入地下,這樣馬步就穩定了。如肘上生花、高拋、沿絲等動作。 馬步在抖空中最常見的是半馬步。半馬步是兩腳分開稍寬於肩,兩腳尖向外擺成90度。後腳承擔體重的70%,前腳承擔體重的30%,後腿膝蓋尖與腳尖上下對正,前腿膝蓋內側與腳內躁骨上下對正。如檔騙、單桿飛波等。

(3)弓步。兩腿前後分開一大步,橫向之間保持一定寬度。前腿屈膝前弓,大腿斜向地面,使鼻尖、膝蓋尖與腳大趾尖上下對正,垂直一線,名為三尖相照。後腿自然伸直,腳跟蹬地,全腳掌著地。這時,前腿為實,全身重量落在前腿上,如猛虎撲鹿、刀光劍影等。

(4)坐步。與弓步相反,重量落在後距上。前腿要虛:頂、腰圈等。後腿為實,尾能骨對正腳跟,全身收腹翹腳或腳虛著地面。如盤絲過

(5)平衡步。其要點是一腿伸膝立直,獨立支撐全身體重,另腿屈膝提起前伸。平衡步分左右式,做法相同,惟左右相反。如盤絲過腿、騙馬、鯉魚穿檔、童子拜佛等。

(6)閃步。指突然向左方或右方移步。左閃步是左腳先向左橫跨一步,右腳隨之向左模移。有的也稱騰挪步。如大繞身、高脹、平脫等。

(7)並步。兩腳靠攏並齊,兩腿直立或微蹲。如預備勢、高盤絲、猴上樹等。

(8)交步。西服相交,並同時下蹲。如回頭望月、玉女穿棱、縮蜒點水等。

2步法

(1)上步。一腿向前邁進一步。如立盤、寇推背靴等。

(2)進步。兩腿互動邁進兩步以上。如雙頭空竹的淑女拋球、霸王推車、上馬挽緝等。

(3)跟步。指後腳向前上一步,前腳隨之進半步落於其後或進一步或並步。如背翻、背挑、松鼠嘻戲或調整某些動作不到位。

(4)撤步。一腳後退一步,懷中抱月、大倒立等。

(5)跳步。前腳蹬地跳起,還是後腳落地,均應腳尖先落,正、反跳繩、雙騙馬等。另腳隨之後退半步。如倒撈月後胸瞬間騰空後落地。不論前腳然後全腳著地。如大鵝跳、平盤

(6)轉步。轉步也稱旋轉步,有左、右轉之分,並分原地轉和圓周轉。如花樣盤、盤絲過項、玉帶纏身等。轉步在抖空竹活動中,是運用最多的一種步法,不論是那一種招勢和動作,基本都包含有轉步這一步法,因此可以說,轉步是抖好空竹的重頭戲及重要步法。

以上步法均應做到:進退轉換,腰腿靈活,輕靈穩健。時,腳跟先著地,重心穩固,慮實分明。

步型、步法是抖空竹運動中的下盤功夫,若腿腳夫度,根基不穩,那么上盤就不能正確發揮。抖空竹時的步法,應特別注意虛、實之分,而且還要求實中有一點虛,虛中也要有一點實。要以實腿為軸,虛腿應能在身型不變的情況下隨意起落進退,轉換輕靈,毫不費力。這樣可使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得到良好的鍛鍊,並與上肢經絡循環通達,調節內臟植物神經。

但應注意在抖空竹時,步型並不像太極拳及其他武術那樣明顯,而是具有變化快、速度快的特點,侵入不易察覺,但是步型在空竹運動中對空竹各招備勢和其動作造型來說還是具有決定件作用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