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吳合春,男,漢族,1951年12月出生,河北省任邱市人,中共黨員。1970年12月入伍,歷任戰士、排長、副指導員、師組織科幹事、集團軍黨委秘書、組織處副處長、處長、師政治部主任、師政委、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集團軍政治部主任,現任集團軍副政治委員。參加過赴滇輪戰。在各種報刊發表文章3 00多篇;曾撰寫了《基層經常性思想工作概要》、《基層建設思辯錄》,主編了《老山作戰組織工作》、《軍隊政治工作論文集》等書和《老山魂》、《全國書畫篆刻展覽作品選》畫集。
圖書目錄
吹盡狂沙始見金(序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典型的含義
第二節 典型的分類
第三節 典型的特徵
第四節 典型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
第二章 抓典型的意義
第一節 抓典型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具體體現
第二節 抓典型是弘揚時代精神、
引導時代價值取向的客觀需要
第三節 抓典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措施
第四節 抓典型是推動工作、促進建設的有效手段
第五節 抓典型是領導機關幹部提高能力素質的重要途徑
第三章 典型的發現和識別
第一節 強化主動發現挖掘典型的意識
第二節 遵循發現挖掘典型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掌握髮現識別典型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 典型的培養
第一節 著力打牢基礎
第二節 運用得當方法
第五章 典型材料的寫法
第一節 典型材料的特徵
第二節 搞好調查研究
第三節 精心提煉主題
第四節 注意概括思想性
第五節 要注意寫作技巧
第六節 材料的修改加工
第六章 典型的宣傳推廣
第一節 推廣典型的基本途徑
第二節 推廣典型的時機
第三節 形成宣傳的規模和氣候
第四節 要保持典型宣傳的連續性
第七章 典型經驗的運用
第一節 強化學典型用典型的意識
第二節 要追求普及和運用典型經驗的最佳效果
第三節 堅持與時俱進地學習運用典型
第四節 加強對學習運用典型的科學指導
第五節 領導幹部要帶頭學典型用典型
第八章 典型發展的內在因素
第一節 力戒驕傲自滿,保持謙虛謹慎
第二節 提高工作標準,增強開拓創新銳氣
第三節 防止脫離民眾,保持普通一兵本色
第四節 強化奉獻意識,正確對待名利得失
第五節 多看自身問題,勇於揭短報憂
第九章 典型發展的外在環境
第一節 最佳化生活環境
第二節 最佳化工作環境
第三節 最佳化成長環境
第十章 抓典型的辯證思考
第一節 端正抓典型的指導思想
第二節 堅持實事求是抓典型
第三節 用辯證的觀點認識典型
第四節 把握典型宣傳的度
附錄
典型材料範文之
身在連隊心貼兵滿腔熱忱育新人
典型材料範文之二
加強思想政治領導牢牢把握
連隊建設的正確方向
典型材料範文之三
全心全意為戰士當好一線帶兵人
典型材料範文之四
發揚創業創新創優精神努力建設
全面過硬的人武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文摘
典型作為社會存在的部分,離不開社會發展規律的支配,社會發展不同時期出現的各種各樣典型人物,都是這一規律發揮作用的結果。二是必然遵循事物矛盾發展的一般規律。典型的成長是典型自身矛盾發展的結果,包括典型思想、道德、心理、行為等發展水平。典型在處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時的一系列表現,都有其自身矛盾發展的根據。改革開放初期,安徽鳳陽小崗村率先搞起了土地承包責任制,直接的原因就是“大鍋飯”使村里人人挨餓,戶戶要飯。吃飯和受餓的尖銳對立把小崗村推到了農村土地改革的風口浪尖上。因此,典型是不能人為憑空造出來的。三是必然遵循作為社會人的一般發展規律。我們說,先進人物是共產主義思想和精神的模範實踐者,是站在歷史潮頭的弄潮兒,如60年代的王進喜,70年代的李月華,80年代的趙春娥,90年代的孔繁森,等等。但不意味著先進人物是“先知先覺”。典型是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條件下比我們同時期、同類型的一般人物向前跨了一步,但這一步最大也不能超過他們對所處時代的實踐和認識所能達到的最大限度。我們講,先進人物是人不是神,正是對這一規律的深刻認識。四是必然遵循典型成長的客觀規律。任何典型的成長發展,都有自身的客觀規律,如果違反典型成長發展的客觀規律,必然使典型失去意義,甚至走上反面。“文化大革命”時期,“四人幫”逆歷史潮流而動,造出了許多違反社會發展規律、逆典型成長規律的假典型。他們不顧典型成長的一般規律,把工農兵典型隨意扭曲、拔高,造出了像小說《金光大道》中的“高大全”、樣板戲中的“江水英”等不食人間煙火的典型人物,完全背離了典型成長的客觀規律,為廣大人民民眾所鄙視。
後記
我萌發寫《抓典型的藝術》這本書,是三年前的事情。1999年,北京軍區要舉辦輪訓班,集中培訓旅團政治機關幹部。軍區政治部確定要我講抓典型的課。為了講好這一課,軍區組織部的秦生祥、廖可鐸、王成蔚同志,還和我一起研究講課提綱。這樣,我先後4次在軍區培訓班講課,還應邀到西安政治學院講課。我的講課,得到了大家的好評,不少同志打電話要我的講課材料,詢問抓典型的有關情況;還有的同志支持、鼓勵我能就抓典型的問題作點深人的研究和理性思考。有了平時工作的實踐,幾次講課的基礎,特別是同志們的鼓勵,使我堅定了寫好這本書的信心和決心。
抓典型的工作,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科學的領導方法。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而要把抓典型的粗淺認識理性化,零星的經驗系統化,形成一個完整的抓典型藝術框架,提供一套實在管用的方法,那就更難了。我雖然在軍、師領導崗位上抓了一些典型,有一些實踐經驗,但由於系統介紹抓典型的資料很少,每天工作很忙,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加之自己的理論造詣不深,因而寫起來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但我堅信:車到山前必有路,辦法總比困難多。“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於是,我克服了種種困難,硬著頭皮頂過來了,終於習作成書,自己也深感欣慰。
序言
當我將吳合春同志《抓典型的藝術》書稿最後一頁看完的時候,是一個深秋的夜晚。看著夜幕下的萬家燈火,我腦海里浮現出唐朝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中的句子:“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
先進典型是我們事業的珍寶。典型的巨大社會能量人們有目共睹。把先進典型比作事業的金子是當之無愧的。金子是可寶貴的。然而,閃閃發光的金子,在它未出世之前,它與其他岩石一樣其貌不揚,隱藏於深山峽峪;與其他河沙一樣默默無聞,沉睡於河床水道。要讓粗糲的礦石走出大山河峪最終成為金子,需要一雙雙慧眼的甄別,需要一番番精細的篩選,需要一場場高溫的冶煉.需要一次次用心的雕琢。我們抓典型的工作,難道不也是同一道理嗎?不也是一個艱辛的“淘金”和“鍊金”過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