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把屈辱當做鞭子
【年代】現代
【作者】不知
作品原文
一個男孩,上國小四年級時,隨父母來到了河南五七幹校,在五七幹校的子弟學校讀書。一天,語文老師布置了一篇命題作文,題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13歲的他“改”了標題,寫了一篇叫《早起的蟲子被鳥吃》的文章。於是,他和老師圍繞這個命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老師讓他當著班上同學的面說100遍自己是最沒出息的人。男孩委屈極了,他的委屈變成了憤怒的噴發,結果他被學校開除了。
1977年,恢復聯考,許多人想通過聯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他記憶不好,不擅長考試,成了“負狀元”,名落孫山,當了一名工人。後來,他戀愛了,但女友的父母認為女兒必須嫁給一個知識分子,好出人頭地。於是女友變離他而去。他又一次委屈極了,一周內瘦了10公斤!上天好像就是這樣捉弄他。那時他產生了“特農民”的想法,開始自嘲能找出一條不上大學也能讓對方會後悔的方法。他想起自己小時候作文還不錯,於是決定寫作,寫童話。未曾想,他寫的童話孩子們很喜歡。他就不停地寫呀寫呀,這一寫就是20年,寫了1000萬字的童話。他就是中國童話大王“皮皮魯”之父鄭淵潔。
委屈的鄭淵潔,為了排遣心中的憤懣,洗刷以往的恥辱,他勇敢地拿起了筆,孜孜不倦,不屈不撓,終於用自己手中的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這也使人想起以前美國有位毫無聲望的年輕律師。一次,他為了一次重要的訴訟事件趕到芝加哥。當地幾位著名的律師對他毫無歡迎的表示。他跑去拜訪他們,也到處受人白眼。因為那些律師自視清高、目中無人,認為自己和這樣一個年紀輕輕、資格淺的人往來未免有失身份。然而,他並未以此而灰心喪氣、意志消沉,而是從中受到警策,銳意進取、挑戰自我。他說:“我從人們的白眼中看出自己的學識經驗還遠不夠用。我發現自己應該學習和尚未學習的事還多著哩!”於是,他發奮努力,矢志不渝,果然獲得了很高的地位,當上了總統。他就是亞伯拉罕.林肯。
人處在逆境,會遭到挫折、貧窮以及世俗的磨難、壓迫和圍困。弱者會因此自暴自棄,一蹶不振,強者則愈挫愈奮,勇往直前。因此,如果你正處在逆境中,你不妨將你所受的屈辱與委屈看做是一根鞭子。只要你正確對待這根“鞭子”,它就會鞭笞、激勵著你,書寫新的輝煌!
作品賞析
文中舉了鄭淵潔和林肯的兩個實例,說了他們都是把屈辱當做鞭子後而成就一番事業的。鄭淵潔拿起了自己手中的筆,孜孜不倦,不屈不撓,終於用自己手中的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而林肯則是受到律師的白眼後發奮努力,矢志不渝而成就一番事業的。作者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把屈辱當做“鞭子”,不過要正確的對待這根“鞭子”,因為它會鞭笞、激勵著我們,書寫新的輝煌!
鞭子的含義
比喻一種對自己的激勵,作為自己成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