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楚八葉四山紋鏡

戰國楚八葉四山紋鏡是楚鏡中最為盛行的紋飾。常見的是四山紋,五山紋次之,三山、六山紋較為罕見。楚國的鑄鏡匠師們不僅在山字紋上尋求變化,而且又在山字紋間雕飾出十分精巧的、與山字紋相宜的花葉紋或動物紋作為輔助紋飾,如四葉、八葉、十二葉、十六葉等。

我國鑄造和使用青銅鏡有長久而燦爛的歷史。楚鏡雖起步較晚,但從戰國中期開始,南楚地區的銅鏡鑄造得到了迅速發展,特別是戰國晚期楚鏡的鑄造技藝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不僅數量大,而且品種繁多,紋飾精美,形成我國鑄鏡工藝第一次高峰,代表了當時世界東方銅鏡的最高水平。這件八葉四山紋戰國時期的楚鏡就是最好的物證。山字紋是楚鏡中最為盛行的紋飾。常見的是四山紋,五山紋次之,三山、六山紋較為罕見。楚國的鑄鏡匠師們不僅在山字紋上尋求變化,而且又在山字紋間雕飾出十分精巧的、與山字紋相宜的花葉紋或動物紋作為輔助紋飾,如四葉、八葉、十二葉、十六葉等。同時以繩紋將葉紋連線成多角的花卉圖案,在鏡背上顯示出一種活潑靈動,生機盎然的景色。至於山字紋的起源及寓意,則眾說紛紜,其中認為山字紋既寫實又寓意的說法比較合理:天地之間有山、山與山之間有花草、動物。在只手可握的一枚小銅鏡上卻濃縮著個廣大無垠,旋動不息的宇宙。因而山字紋比之具體的圖案形態有著更為神秘的含義。以字紋代形,這也是楚鏡的藝術特色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